“福伯,这株下面有八个!”
“这里有六个,但个个儿都长得很大!”
“这株有九个!”
工人们一发现一株比较大的时候,都立刻举起来给周围人看,引来阵阵惊叹。
“好啊,这一亩地就有这么多!”
“这一株就有几斤重,要是一亩地全刨出来,那不得破了千斤!”
“这能养活多少人啊。”
福伯流下泪水,要是当初他们有这种粮食,也不至于沦落成为流民,家里也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发生。
“少爷真是神仙下凡!”
“特意来拯救黎民苍生啊。”
福伯又想起了任以虚,心底对任以虚无比想念。
“这可是祥瑞啊。”
“可惜少爷没有回来,也不能上报给官府。“
土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降维打击,成熟时间短,产量高,而且还不挑土地,犄角旮旯里都能长。
对这个时代的老百姓来说,绝对是性价比非常高的粮食作物。
而且现在的气候条件不好,总是会有各种灾害发生,要是能种下土豆。
对抗自然灾害会变得非常轻松,老百姓们也不怕会饿肚子。
要是能把土豆在大明铺开种植的话,那绝对会对大明朝廷的稳定发挥巨大作用!
老百姓们要的很简单,能填饱肚子,有块土地能杨活家里人就足够了。
只要能吃饱肚子,傻子才去当流民!
在众多工人的齐心协力之下,把一亩地的土豆刨得干干净净。
那些工人浑身站满泥土,但他们丝毫不把这个当一回事。
在他们眼里,这沾满泥土的土豆就像一个个金疙瘩一样宝贵,拿起来都是轻拿轻放,仿佛怕摔坏了一样。
“装起来,过过称,看看这一目的能长处多少。”
福伯见这一亩地已经刨完,制止了工人们还想刨其他土地的行为,他要看看一亩地的产量能有多少。
工人咧着大嘴,小心地把土豆一个个放进筐里,比放鸡蛋还小心。
“总共多少?”
福伯看着一个个筐称重完毕,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数值,但他不敢相信。
“两千一百六十八斤!”
工人将数值相加,有些不敢相信这个数值。
仔仔细细又核算几遍后,才颤颤巍巍报出这个数值。
“十......十八石!”
福伯瞬间就换算过来,声音有些嘶哑。
十八石!
这一亩地就产出十八石的土豆!
要知道,现在的正常年景,好好伺候小麦,才能达到一石半的产量!
这是多少倍的产量啊!
周围工人们也不敢相信,这一亩地竟然能产出这么多!
那岂不是说,有个三亩地种上土豆,就能让一家人天天吃饱肚子!
“福伯,是不是算错了?”
“再算一遍!”
福伯也不敢怠慢,亲自拿过记下来的账本,开始自己核算。
反复核算五六遍之后,终于确定下来,数值没错!
“没错么!”
工人们哄得一声,各个都喜笑颜开,这可真是天大的祥瑞!
“搬回家,都给我搬回去!”
福伯立刻让工人们把这些土豆搬回去,这可是少爷的东西,千万要保护好。
工人们小心翼翼抬上,一路上都不敢走快了。
要是有人脚下一滑有个颠簸,瞬间就会引来众人愤怒指责的目光,那人也会不好意思低下头。
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上天赐下的最好东西。
就算拿出一堆金疙瘩来换,他们也不愿意换。
金疙瘩能让人吃饱?
土豆可以!
“派人去把地里看好,不许让任何人接近,等问问少爷该怎么保存土豆之后,再做打算!”
福伯还是老成持重,他没见过土豆,害怕保存不当,让土豆腐坏,还是让其它土豆存在土里最好。
“报~”
一个信使跑到应天府,在太监的带领下找到准备出宫的朱元璋。
“燕王殿下急信!”
太监将信件递给换好衣服的朱元璋。
“禀陛下,燕王殿下还让小人带回来这个东西,说是土豆,要陛下亲自过目!”
说完之后,信使就从怀里掏出一个被严密包裹的东西,递给太监。
太监不敢怠慢,小心打开包裹,露出里面沾着泥土的圆滚滚东西。
“这就是土豆?”
朱元璋接过,仔细看了两眼,还放在鼻子下闻了闻,没发现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云南那边的已经熟了吗?”
任以虚那边的情况,朱棣都会完完整整汇报回来,但他没想到,云南那边的土豆会比这边的成熟要快。
打开信件一看,呼吸逐渐粗重起来,抓着信纸的手都有些发抖。
“二十五石?”
朱元璋有些不敢相信,但他知道朱棣不会在这方面跟他说谎。
“那土豆挖掘的时候,你知道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