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刘宏话音落下,满堂公卿面色各异,有不忿的,有欣喜的,有阴翳的,也有面无表情的。
然而,不管众人心思如何,刘宏当众宣布了这个结果,也就代表着这件事已成定局。
如今,大汉各州郡的战事都不平静,唯有朱儁方面配合荆州还算顺利外,其他各州郡几乎都被压着打。
整个大汉岌岌可危。
现在出现刘曜这员文武双全,一战覆灭十数万匈奴大军的少年名将,刘宏不想做亡国之君的话,自然要紧紧的将刘曜拉拢到他的战车上。
何况,刘曜还是汉室宗亲,天然亲近刘宏,如此,刘宏对刘曜自然极为放心。
房玄龄听到刘宏对刘曜的封赏,当即双手抱于头顶,躬身谢恩:“草民代我家太守谢陛下荣恩,陛下交代的事情,草民必然原封不动的告诉我家太守,相信,有陛下的支持,我家太守定然能迅速的平定黄巾之患,其后率军来洛阳护驾!”
“行了,朕相信刘皇弟的忠心,下朝后,尽快回返并州,将朕给他的封赏以及命令告诉皇弟吧,众爱卿,若是没事,那便退朝吧!”
刘宏摆了摆手,对着房玄龄叮嘱一句后,在张让的搀扶下,走出朝堂。
另一边,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曜一战覆灭十数万匈奴大军的事情也迅速的传遍大江南北。
别看古代科技不发达,加上如今正值黄巾叛乱之时,四处都在战乱,可这等消息却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在大汉各州郡中蔓延。
大汉如今虽然看似日薄西山,可拥有的底蕴还是非常强的。
不说其他,大汉组建的情报组织大谁何虽然削弱了不少,可传递情报的能力还是非常强悍的。
一时间,刘曜之名威震天下。
荆州,襄阳城。
朱儁和荆州刺史王睿,因功擢升的虎威校尉孙坚齐聚一堂,看着手中的情报,孙坚感慨道:“不想当日一别不过数月时间,憬之贤弟就立下如此盖世功劳,一战覆灭十数万匈奴大军,当真让某家佩服之至也!”
“看来我们都老了啊,之后是你们年轻人的时代,文台,传令下去,三更造饭,五更出发,迅速平定荆州黄巾之患,王刺史,待本将走后,荆州就交给你来稳定了!”
朱儁眼中尽是感慨之色,不过,他也是成名已久的大汉名将,如何能甘心落后于一个小辈之手?
所以,当即意气风发的下达军令。
“诺!”
孙坚眼中浮现一抹战意,他也不甘心落后刘曜啊,刘曜刚崛起时,不过区区长社县尉,可如今不过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刘曜便犹如彗星般崛起,先成雁门太守,护匈奴中郎将。
现在立下此等盖世功劳,直接一跃成为封疆大吏,并州刺史,镇北将军这也就算了,还被刘宏赐下加使持节这等荣耀,全管并州军政一应事务,校尉以下官职都可直接任命,这是何等殊荣?
所以,孙坚也不甘落于人后,他也要名震天下。
徐州,下邳。
一员胡子花白,精神矍铄,身穿金色铠甲,年约六旬的老者看着手中的情报,眼中尽是感慨之色:“不想,刘氏江山正值日薄西山之时,却诞生如此英才,难道大汉国祚还未耗尽?”
“哼,爷爷,莫要涨他人威风,若是孙儿在他那个位置,何须使用诡计,只要给我三千铁骑,我就能生生将十数万匈奴斩杀的一干二净,将他们的头颅铸成京观!”
下首,一个身材雄壮,双眼重瞳,虎背熊腰的少年手持霸王戟,满脸不屑的说道。
冀州,中山城。
卢植和皇甫嵩齐聚一堂。
“义真,这就是你时常跟老夫说的汉室宗亲,水镜先生的弟子刘曜刘憬之?”
“不错,老夫也没想到啊,他居然能做出此等壮举,一战覆灭十数万匈奴,彩,此举极大的振奋我大汉军心!”
皇甫嵩看着手中的情报,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东汉外戚大将军窦武之后,大汉再无冠军侯。
面对北疆匈奴,大汉只能以安抚为主,可如今,再次出了一个刘曜刘憬之,这如何能不让皇甫嵩惊讶?
最重要的是,在大汉各处战场都陷入颓势时,刘曜打出如此耀眼的战绩,极大的振奋了大汉军心,相信,之后大战之时,武将奋勇,士兵悍不畏死,何愁黄巾不灭?
在卢植和皇甫嵩下首,一个身材高大而匀称,面容英俊,眼神深邃,鼻挺而有型,嘴唇厚实线条流畅,下颌结实有力。他的脸庞线条分明,棱角分明,年约三十左右的男子,看着手中的情报,双眼精光一闪:“刘曜刘憬之,当为我辈楷模也,恨不能与之一见,把酒言欢,畅谈兵法!”
“孟德,看来你对憬之非常感兴趣啊,相信,要不了多久,你就能见到他了,哈哈,你们都是我大汉的栋梁之材,相信你们会有许多共同话题的!”
皇甫嵩听到下手青年的喃喃自语,当即哈哈大笑道。
幽州涿郡。
一个双耳肥大,双手修长的青年看着手中的情报,眼中满是感慨之色:“大汉有此等宗亲在,当是我大汉之福也,同为汉室宗亲的我,岂能落于他之后?德舆,你以为,接下来我等该如何用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