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自山夫妻俩再三叮嘱,终是依依不舍地出去了。
沈子义不曾想姐姐会主动要留他下来,神情微微错愕。
沈眉庄看着这个比自己只小三岁的亲弟弟,温婉道:“子义年少有为。虽然只有十四岁,却已是文武双全,只待三月后随军镇守边关,为国家建功立业。姐姐只希望你能保重自己,家中一切要靠你撑起。姐姐今后就仰仗弟弟了,家中也全靠弟弟支撑了,替姐姐为父亲、母亲尽孝。”
沈子义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
他望着姐姐那清丽温婉的面容,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无法言喻的情感。
这一别,或许真的很久才能见面了。
而姐姐在宫廷中的风云变幻,恐怕更加充满了未知和危险。
“姐姐放心,子义会尽全力照顾父母的。”他微微低下头,声音低沉而坚定,“你在宫中要好好照顾自己,若有难处,记得随时告诉我。”
沈眉庄点了点头,抬手轻轻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眼中有着说不出的温柔和不舍:“一切小心,家中万事皆靠你了。”
沈子义点头,眼中却依旧藏不住那一抹忧虑,似乎在担忧姐姐进入深宫后的不安与危险。
毕竟,沈眉庄并非天生心狠手辣的女子,她的性格柔和、理智、温顺,正因为如此,在这个后宫之中,是否能够应对得了无数的阴谋和风波,谁也无法预知。
“姐姐,一切小心。”沈子义再度叮嘱,声音中透着浓浓的不舍。
沈眉庄看着弟弟,心中也充满了几分忧虑与不安。
她知道自己离开后,家中的责任将完全落在弟弟肩上。
而在深宫之中,她又能有多少人能真心依赖呢?
沈眉庄说罢转身取出一件天青色长袍交到弟弟手中,眼中泪光闪烁,柔声说:“姐姐新制了一件袍子,希望子义见它如见姐姐。边关苦寒,宫中艰辛。咱们姐弟都要各自珍重。替姐姐守好沈家,也保重自己。”
沈子义接过袍子,眼中满是浓浓的不舍,静静地望着姐姐。
沈眉庄定了定神,让采月送了沈子义离开。
沈眉庄轻轻挥手让弟弟离开,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不禁一阵酸楚,泪水不自觉地滑落。
“宫中的路,走得稳不稳,靠的便是我们自己。”她轻轻地自言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与决绝。
翌日清晨,四周依旧是平静的一片,朝阳刚刚升起,宫外的笙歌已然开始响起。
这一天,沈眉庄、夏冬春、安陵容等四位汉军旗的秀女们将正式进宫。
她们即将进入这座深宫的禁锢,开始新的生活,而这条路上,将会有多少风雨,谁也无法预测。
沈眉庄的心中依旧有着无数的困惑与不安,但她知道,这已经是她无法回头的选择。
无论未来如何,她都必须坚持下去,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清晨的阳光中,家族的告别已经结束,她再次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襟,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命运。
身后,萱若姑姑已站在门口,准备引领她走向宫廷的车马。
“贵人,时间不早了,时辰已到。”萱若低声提醒,语气温和,但眼中似乎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沈眉庄轻轻点头,起身迈步走向车马,心中已经渐渐平静下来。
在夏府,夏冬春和安陵容也在准备着自己的行李。
虽然她们两人此刻并未完全意识到宫中的复杂与艰险,但她们已经开始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并且彼此间的关系愈发紧密。
安陵容看着夏冬春,轻声道:“姐姐,我们以后可不可以一直这样互相扶持,一起走下去?”
夏冬春微微一笑,点头应道:“我们一定会的。宫中的路长且难,但只要我们心中有彼此,就不怕前方的风雨。”
两人相视而笑,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深深的依赖和信任。
宫中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而至,内监和宫女们阵容庞大,仪仗齐全,真如一个大典的盛大场面,尽管只是册封的小主,但宫内外依旧极尽铺张,花炮鼓乐声中,京城的街道也热闹非凡。
尤其是夏府门前的街道,夏府一个门中抬出了两位小主,附近数条街道的官民都涌过来看热闹。
尽管此刻她们的封号和位分并不显赫,但无论如何,这一刻,她们也终于踏入了这座皇宫的深宫大院。
沈眉庄的轿子停在了贞顺门外,作为偏妃,她只能从偏门进入。
她才下轿便见夏冬春和安陵容,悬着的一颗心登时安慰不少。
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微微一笑,因顾着规矩,尽管不能言语,但彼此的心意已然传递。
这一日的天气异常晴朗,碧蓝的天空犹如一块无瑕的宝石,阳光洒下,带着秋日特有的清新与温暖。
阳光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金光,宫墙、宫殿的屋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仿佛整个宫殿都是黄金铸成的一般,华贵而庄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