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却冷冷一笑,语气决然:“我倒不信她年世兰能一辈子受四爷禛宠爱!我总有机会让她尝到什么叫失宠!”
话音落下,屋中氛围一时紧张而沉闷。
宜修略作沉思,最终也默默点头。
她深知后院争斗不可避免,若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年世兰必须受挫。
而甄嬛虽有些锋芒毕露,但眼下却是最好的盟友。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各自闪烁着冷厉的光芒。
她们心中皆暗自筹谋,决定伺机行动,给年世兰一记狠狠的下马威。
与此同时,四阿哥胤禛对后院暗流已隐隐察觉,但并未多作干涉。
在他眼中,后院之争既是正常,更是他巩固权势的试金石。
正因如此,他选择让年世兰在府中处于主导地位,以稳定家族支持。
然而他也知,若年世兰一人独大,势必引起其他人不满,于是他默许宜修等人在府内占据一席之地,保持后院势力的微妙平衡。
翌日清晨,年世兰正整理府中账册,忽闻下人前来通报,太后召见。
年世兰立刻换上朝服,端庄地前往宫中。
到达慈宁宫时,太后微笑地看着她,眼中带着欣慰之色。
“世兰,你嫁入雍亲王府,一切可还好?”太后开口问道,语气慈爱。
年世兰立刻行礼,温声答道:“回太后,四爷待臣妾甚好,府中事务一切顺利。臣妾谨记皇恩浩荡,不敢有丝毫懈怠。”
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缓缓道:“哀家知你年家为朝廷出力颇多,尤其你父亲与兄长尽心竭力,皇上也甚是欣慰。”
但随即又意味深长地说道:“后院之中人心叵测,宜修和甄嬛各有心机,你需得多加小心。凡事以和为贵,莫让四爷为后院操心。”
年世兰会意,低声道:“臣妾明白,谨遵太后教诲。”
太后微微一笑,继续道:“哀家知你年家一向忠心于朝,你入雍亲王府,哀家也放心。只盼你能持重,莫要让四爷为难。”
年世兰会意,目光坚定道:“臣妾明白,定会秉持太后娘娘教诲,助四爷稳固府中。”
太后微微一笑,目中却带着深意。“你明白就好。四阿哥将来的路并不易,府中有你相助,哀家也稍稍宽心。”
年世兰恭敬地点头,感激地向太后行礼,退出慈宁宫后,心中暗自警觉。
她清楚地意识到,后院争斗已在所难免,未来将充满风雨。
太后话语中的深意她自然听懂,看来太后已察觉到雍亲王府后院的暗涌,隐隐提醒她警惕。
这让她意识到自己未来在王府中的处境并非一片坦途,甄嬛和宜修对她的敌意,恐怕不会轻易偃旗息鼓。
这日,甄嬛奉侧福晋宜修之名前来拜见年世兰,表面上恭恭敬敬地行礼,言辞恳切,但眼中却流露出一丝隐藏极深的不屈与怨愤。
年世兰见她行礼谦卑,心中却隐隐戒备,再加上之前毓荣茵和朝瑰都叮嘱过她,一定要小心甄嬛。
而她的身份和家世也让她清楚后宫争斗的残酷,甄嬛虽暂屈居为侍妾,但她的眼神里分明藏有一股不甘的执念。
“甄妹妹不必多礼,姐姐不过是侧福晋,日后我们同在这府中,理应彼此照拂才是。”年世兰端起茶盏,淡然一笑,言语间虽温柔客气,却透出一股不容侵犯的气度。
甄嬛垂眸浅笑,柔声道:“姐姐身份尊贵,妹妹自当尊敬。但妹妹心中始终记得太后恩赐入府之意,日后定当专心侍奉四爷,绝不敢懈怠。”
两人话里有话,彼此试探,气氛虽和缓,实则暗潮涌动。
甄嬛心中怨恨却不敢表露分毫,她深知眼前之人并非易与之辈,若想在这府中站稳脚跟,必须隐忍不发,伺机而动。
这日,甄嬛召集集了她的几位心腹,商讨如何在年世兰身上挑起争端。
甄嬛心中憋着一股恨意,她不甘心自己被迫为侍妾,而年世兰却风光无限。
甄嬛的心腹侍女流萤悄声提议:“小姐,年世兰虽为侧福晋,但她入府时带来的嫁妆丰厚,许多财务账目未曾上报,何不借机做些手脚,设法让她在四爷面前颜面尽失?”
甄嬛眼中一亮,旋即冷冷一笑:“妙计!既然她年世兰带了那么多嫁妆,那便让她在这些财物上栽个跟头!”
她心中暗自计议,准备利用这一手段,引胤禛怀疑年家行事不当,动摇年世兰在府中的地位。
她并未察觉,这样的计策已悄然被毓荣茵安排在雍亲王府的暗卫所洞察。
夜色深沉,雍亲王府的正院里,烛火通明,侧福晋年世兰与四阿哥胤禛正在议事。
年世兰身着素雅的便服,神情专注,少了几分喜庆日子的妩媚,更多了几分沉静与智慧。
她正低声向胤禛汇报最近听闻的动向,声音柔和却透着锋利:“四爷,八阿哥近来已暗中联系了不少朝中势力,甚至连西南边疆的镇守军也开始有他的耳目,恐怕他不会轻易放弃。”
胤禛微微点头,手中茶盏轻轻一颤,茶水微微荡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