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星火照九州,初心铸丰碑
晨曦微露时,李阳的手机在床头柜上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的“北京-公益联盟”字样让他瞬间清醒。接通电话,联盟秘书长陈岚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李总!好消息!经过联盟理事会全票通过,‘星火公益’正式成为国家级公益示范单位!下个月的全国公益大会,想邀请你和李悦总作为代表发言,分享你们的经验!”
李阳握着手机的手微微颤抖,转头看向身边还在熟睡的妻子林晚,她的眉头轻轻蹙着——这段时间为了筹备“星火”十周年庆典,她跟着熬夜改方案,眼下还带着淡淡的青黑。他放轻脚步走到阳台,望着远处渐渐亮起的天际,想起二十年前父亲李渊带着母亲苏瑶回到家乡的那个清晨。那时父亲刚从部队退役,背着半旧的军用背包,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说:“咱别的没有,就用这双手,给孩子们建个能读书的地方。”如今,“星火”从一座小小的希望小学,长成了覆盖三十个省份、两百多所学校的公益联盟,父亲当年种下的种子,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
“陈秘书长,谢谢联盟的认可,我们一定准时到。”挂了电话,李阳转身时撞进一个温暖的怀抱。林晚揉着眼睛,声音带着刚醒的沙哑:“什么事这么开心?笑得像个孩子。”李阳把她揽进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星火’成了国家级示范单位,下个月要去北京发言。”林晚眼睛一亮,踮起脚尖在他脸上亲了一下:“太好了!我就知道,你们兄妹俩的坚持不会白费。对了,悦悦那边知道了吗?她要是知道,肯定比你还激动。”
正说着,李阳的手机又响了,这次是李悦打来的,她的声音隔着听筒都能感受到雀跃:“哥!你收到消息了吗?国家级示范单位!我刚跟小张说,让她把这个好消息挂在官网首页,再发个公众号推送,让所有支持我们的人都知道!”李阳笑着说:“知道了,你这急性子,跟妈当年一模一样。对了,十周年庆典的方案怎么样了?”李悦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认真:“方案差不多定了,打算在希望小学的操场上办,邀请所有捐赠人、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我还想在庆典上建一个‘星火墙’,把这些年帮助过我们的人的名字都刻上去,让大家知道,‘星火’的今天,是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结果。”
“这个主意好。”李阳点点头,“另外,我想在庆典上播放一个纪录片,记录‘星火’这十年的历程,从爹和妈建第一所希望小学开始,到现在的两百多所学校,还有那些孩子们的故事。你觉得怎么样?”李悦立刻附和:“我也是这么想的!已经联系好纪录片团队了,他们这几天就会过来采访,拍摄素材。对了,哥,赵总那边也说了,启明集团会全额赞助这次庆典,还会捐一笔钱,用来成立‘星火助学基金’,专门资助那些考上大学的贫困孩子。”
挂了电话,李阳和林晚一起下楼准备早餐。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照片,是十年前“星火”第一所希望小学开学时拍的——李渊站在最中间,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衬衫,笑得一脸灿烂;苏瑶站在他身边,手里牵着两个孩子,正是刚上小学的卓玛和格桑;李阳和李悦站在后排,那时的他们还很年轻,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林晚指着照片里的苏瑶,笑着说:“妈那时候真漂亮,眼里有光。”李阳嗯了一声,伸手抚摸着照片:“妈这辈子,就想让孩子们能读书。她常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公平的路。”
早餐后,李阳驱车赶往公司。刚到楼下,就看到一群记者围在门口,看到他的车,立刻涌了上来。“李总,请问‘星火’成为国家级示范单位,您有什么感想?”“李总,听说‘星火’这十年帮助了上万名贫困孩子,您觉得最难忘的事是什么?”“李总,接下来‘星火’有什么新的规划吗?”
李阳停下脚步,对着记者们笑了笑:“首先,感谢大家对‘星火’的关注和支持。‘星火’能有今天的成绩,不是我和我妹妹两个人的功劳,是所有捐赠人、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努力的结果。最难忘的事,应该是每次去山区学校,看到孩子们拿着课本认真读书的样子,看到他们眼里的希望,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接下来,‘星火’会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建希望小学,同时开展教师培训、校园设施升级等项目,还会成立‘星火助学基金’,帮助更多的孩子完成学业。我们希望,能让每一个想读书的孩子,都有书读,有学上。”
走进公司,办公室里已经一片沸腾。员工们看到李阳,纷纷围上来祝贺。小张拿着一份文件跑过来:“李总,这是刚统计出来的捐赠数据,自从我们成为国家级示范单位的消息公布后,已经有两百多家企业和个人联系我们,想要捐赠资金和物资,现在捐款已经超过五百万了!还有,好多高校都发来邀请函,想和我们合作开展公益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到山区学校支教、调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