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曹丕听闻曹彰率兵而来,大为惊恐,急问众臣有何计策。
一人挺身而出,愿意前去劝服曹彰。
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谏议大夫贾逵。
曹丕大喜,立刻派贾逵前去处理此事。
贾逵领命出城,与曹彰相见。
曹彰一见便问道:
“先王的玺绶现在何处?”
贾逵正色回答:
“家有长子,国有储君。”
“先王的玺绶,不是君侯您该过问的事情。”
曹彰闻言默然无语,随后与贾逵一同入城。
来到宫门前,贾逵又问道:
“君侯此番前来,是为了奔丧,还是为了争夺王位?”
曹彰答道:
“我只是前来奔丧,绝无异心。”
贾逵接着说道:
“既然没有异心,为何还带兵入城?”
曹彰听罢,立即命令随行的将士退下,自己独自入内,拜见曹丕。
兄弟二人见面后,相拥而泣。
曹彰将自己部下的军队全部交给曹丕指挥。
曹丕安抚曹彰,让他回鄢陵镇守,曹彰拜辞而去。
自此,曹丕安然继承王位,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
封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其他官员也都受到升赏。
他还追谥曹操为武王,将其安葬于邺郡高陵,并命于禁负责监督陵墓的建造。
于禁奉命来到高陵,却见陵墓的白粉墙上画着关羽水淹七军、俘获于禁的情景:
画中关羽端坐堂上,庞德怒目不屈,而于禁跪伏在地,哀求关羽饶命的模样。
原来曹丕因于禁兵败被俘,不愿为主而死,后来又投降敌军,内心鄙视他为人不忠,便事先命人将此情景画在陵墙上,故意让于禁看见以羞辱他。
于禁见此画后,羞愧交加,愤恨成疾,不久便郁郁而死。
后人对此情有感,作诗叹道:
三十年来说旧交,可怜临难不忠曹。
知人未向心中识,画虎今从骨里描。
三十年来与旧友情谊深厚,
可叹临危之际却未能忠于曹操。
识人不曾真正看透内心,
如今画像才揭示其本质真相。
却说华歆向曹丕进言道:
“鄢陵侯曹彰已经交割军马,返回本国去了;而临淄侯曹植和萧怀侯曹熊两人却未曾前来奔丧,这本身就是大不敬之罪,理当加以问责。”
曹丕听从建议,立即派遣两名使者分别前往二地质问。
不多时,负责赴萧怀的使者返回,禀报道:
“萧怀侯曹熊因惧怕问罪,自缢而死。”
曹丕听后,下令以王礼厚葬,并追封其为萧怀王。
又过了一日,前往临淄的使者也回来了,报告说:
“临淄侯曹植终日与丁仪、丁廙兄弟二人饮酒作乐,举止悖慢毫无礼节。”
“听闻使者到来时,临淄侯端坐不动,毫无接待之意;丁仪还对使者大骂:‘当年先王本欲立我主为世子,只因奸臣从中阻挠才未如愿。’”
“‘如今先王刚刚去世,你们就来责问骨肉至亲,这是为何?’”
“丁廙也接着说:‘我主才智冠绝天下,本当继承大位,如今却不能承嗣,朝中之臣为何不识得这样的人才!’”
“临淄侯闻言大怒,下令武士将使者乱棒打出。”
曹丕听闻此事,大为愤怒,立即命令许褚率领三千虎卫军火速前往临淄,擒拿曹植及其党羽。
许褚领命出发,到达临淄城时,守城将领企图阻拦,许褚当即将其斩杀,然后直接攻入城中,无人敢迎战虎卫军的锋锐。
许褚一路推进,直至府堂,只见曹植与丁仪、丁廙等人酩酊大醉,毫无防备。
许褚将曹植与丁仪、丁廙等人统统捆绑,押上囚车,并将府中所有官员一并扣押,解往邺郡,听候曹丕处置。
曹丕下令,将丁仪、丁廙等人全部处斩。
丁仪字正礼,丁廙字敬礼,是沛郡人,均为一时之名士,许多人对此感到惋惜。
却说曹丕之母卞氏听闻曹熊自缢身亡,心中悲痛不已;
忽又得知曹植被擒,其同党丁仪等人已经被斩杀,不禁大惊失色,急忙出殿召见曹丕。
曹丕见母亲驾临,慌忙上前拜谒。
卞氏哭着对曹丕说道:
“你的弟弟曹植生性嗜酒、行为放荡,这都是因为他自恃胸中才华,所以才如此不加约束。”
“你应念在骨肉至亲的份上,留他一命。”
“如此,我即便到了九泉之下也能含笑瞑目了。”
曹丕回答道:
“儿臣也十分爱惜他的才华,怎会舍得伤害他性命?”
“我现在正是要借此机会警戒他改掉这些毛病罢了,请母亲不要忧虑。”
卞氏流着眼泪回内殿去了。
曹丕从偏殿出来,召见曹植。
此时,华歆上前问道:
“刚才太后是不是劝殿下饶过子建(曹植)?”
曹丕答道:
“是的。”
华歆说道:
“子建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绝非甘于平凡之人;如果不早日除掉他,必将成为后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