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的舞台,是无边无际的,足以让所有的归秦势力,尽情发挥自家的实力。
如最早归顺大秦的魏地怀氏,即使是当初交出九成之上的家财,现在一样是发展成庞然大物!
若是南越归顺王师,所能带去的财富和物资作为底蕴,他们一定会混的比怀家更好!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赵佗的誓死抵抗大秦,最终害惨南越。
赵仲始转头过去,不再看着赵佗。
他早在接受李信的命令,来番禺掀翻赵佗的时候,就已经做好准备,干掉赵佗。
不过,这事儿他不能自己干。
在他离去后,秦军士卒一拥而上,瓜分赵佗。
大秦的叛徒,还是一个誓死抵抗大秦的叛徒,必须要斩杀!
赵仲始能做的,就是在这场混乱的浪潮中,保全更多的族人和南越百姓。
他走出王宫,看着朝阳缓缓的升起,轻声呢喃:“大秦。”
……
陇西郡,长城边地,榆中城。
时隔一年,赵龙再次回到大秦故土,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并不知道秦帝已经踏上归程,依旧是过着之前的生活。
“哈哈,陛下英明神武,此去数千里,大破十万军,海内何人不惧秦?”
“这就是我们陛下啊!”
“从此后,西边的那些该死的戎人,应该不用再见到他们了……”
城中到处都是议论大秦征西军战事的消息。
作为陇西边地,在大秦落寞那几年,他们经受过这世间一切残忍的事情。
是这位秦帝的出现,拯救他们。
这些很多从长城外迁移回来的百姓,都感恩大秦帝国的功德!
这是属于大秦的时代!
每个人说起,都极为自豪。
赵龙带着皇后,刚走到城中,就听到百姓的议论,面带笑容。
皇后温柔的朝赵龙笑着:“大秦有陛下,真是夺天之幸!”
若不是赵龙,这榆中城的大部分百姓,可能都已经成为黄土一堆。
是赵龙救赎天下百姓。
“并非一人之功。”
若不是这些坚韧的百姓,在大秦内乱的时候,依旧坚持在边地,参与抵抗异族。
一旦被异族突破长城,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一个极为坚韧强悍的国家!
皇后笑了笑没再多言。
一路行走,就能发现榆中相比一年前,有着很多改变。
最重要的就是街道上的商贩变多。
来往的百姓也不少。
一点不像是一年前,那般死气沉沉的样子。
皇后到最后,都有些惊讶的开口:“榆中城变化好大!”
榆中城毕竟是大秦的西北边地,随着秦军出塞西征,以及武威的正式建立,开发河西五郡。
榆中的确能有一定的发展。
只是,这座城市的模样,可比得上一些中原小城。
仅仅用一年的发展时间。
这时候,旁边的一个小老头笑着说道:“你们说的不错,吾一年前来榆中城的时候,这小城虽说挂着个边疆重镇的名头,实则这城中只有一两千百姓,面无菜色。”
“不过,这一切都是从秦帝出塞而变!”
“百姓们得知强大的帝国回来了,纷纷欢呼。”
“并且周围的百姓,听说榆中之事,纷纷前来支援物资。”
“后来,长安派来一位好县令,一边安抚大家,一边协助运送粮草给前方的大秦将士,拉拢来往的商人,才有今日榆中的繁华。”
赵龙颇为意外。
榆中现在的规模,至少有着五千人。
这只是城区人口。
他一年前从这里经过的时候,榆中城破败不堪,大秦内部的百姓也不会流通到榆中这座边疆城市来。
就导致城中的百姓,没有什么生计能够活下去,基本都在城外寻地方生存。
农业为本。
现在,城中这么多人口聚集,大部分百姓的脸色并不难看。
这么多人口聚集过来,还能保证百姓们的基本生活,这县令的确有东西的。
张苍应该是知道榆中的重要,特地派来一位牛人?
这么想着,赵龙笑着问道:“不知县令是谁?”
百姓激动的开口:“是窦长君县令。”
“县令不愧是从长安来的啊,带着长安的商业治理,趁着大量百姓聚集到榆中一带的时候,开始发展。”
“后来,很多大秦内部的商人听说大秦在西北边,又要建造一座大城的消息,纷纷前往,经过榆中,让榆中百姓多了不少活计。”
“有着县令的妥善安排,这榆中越来越繁华。”
“小老儿活了一辈子,都没有想到过,榆中还能有今天!”
这小老头极为激动的说着,言语之间完全都是对窦长君的夸赞。
赵龙当即明白,窦长君按照长安模式,结合榆中的特殊情况,抓住榆中人口大量集中的风口,将这里发展起来。
固然有着外在的因素影响,窦长君的能力,依旧是不容忽视的。
赵龙嘀咕一声:“这名字,怎么听着有点耳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