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他转身的瞬间,苏泽手持烛台出现在了客厅门口。原来,苏泽心中一直对财宝的事情放心不下,今晚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便起身查看,没想到正好撞见了胡三偷宝。苏泽怒目而视,喝道:“胡三,你竟敢偷我的东西,今日定要将你送到官府!”
胡三见事情败露,心中一狠,恶狠狠地说:“苏泽,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今日这财宝我是拿定了,你若敢阻拦,可别怪我不客气!”说着,他从腰间抽出一把匕首,向苏泽扑了过去。
苏泽虽然是个书生,但也不甘示弱。他一边大声呼喊求救,一边与胡三周旋。两人在客厅里扭打起来,胡三毕竟身强力壮,苏泽渐渐不敌。就在胡三的匕首即将刺中苏泽时,邻居们听到呼喊声,纷纷赶来。胡三见势不妙,用力将苏泽推倒在地,夺门而逃。
苏泽受了些轻伤,在邻居们的帮助下站了起来。他望着被胡三抢走的财宝,心中十分懊恼。但他知道,当务之急是要抓住胡三。于是,他立即报了官。
官府接到报案后,十分重视。县令派了得力捕快四处搜寻胡三的下落。经过一番调查,捕快们得知胡三已经逃往邻县。县令立即发出通缉令,请求邻县协助追捕。
在追捕胡三的过程中,苏泽再次翻阅那本“风水要诀”,试图从书中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化解此次危机的方法。他发现书中有一段关于“财位遭劫,正气护之”的记载,大意是说,若明财位上的财宝被贼人所盗,可通过布置风水局来驱散邪气,召回财气。
苏泽按照书中的指示,在客厅的明财位上摆放了一个精致的瓷盘,在盘中放置了五帝钱,又在旁边插上了三根香,诚心祭拜。他还在客厅的四个角落放置了水晶,用以镇宅辟邪。做完这些后,苏泽心中稍感安心,默默祈祷着能早日追回财宝。
在邻县官府的配合下,胡三很快就被抓住了。他被押回江宁府,面对县令的审问,胡三起初还百般抵赖,但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县令依法对胡三进行了严惩,将他关进了大牢。
而那些被胡三抢走的财宝,也被如数追回,归还到了苏泽手中。苏泽望着失而复得的财宝,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些财宝虽然珍贵,但若是处理不当,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他决定用这些财宝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苏泽拿出一部分财宝,修缮了村里的道路和学堂。村里的道路原本坑洼不平,每逢雨天,泥泞不堪,村民们出行十分不便。苏泽请来了工匠,在修路时,他还运用风水知识,让道路的走向符合风水格局,使其能够汇聚生气。他在道路两旁种上了树木,按照五行相生的原理进行布局,让整个村子的风水更加和谐。学堂也在苏泽的资助下焕然一新,他请风水师勘察了学堂的风水,调整了教室的方位和门窗的朝向,让孩子们能够在一个充满灵气的环境中学习。
除了修缮道路和学堂,苏泽还接济了那些生活贫困的乡亲。村里有个叫李大爷的老人,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生活十分艰难。苏泽得知后,经常派人给他送去粮食和生活用品,还请了大夫为他治病。李大爷感激涕零,逢人便说苏泽的好。还有一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因为家境贫寒,无法外出谋生。苏泽给他们提供了资金,帮助他们做起了小生意。在苏泽的帮助下,这些小伙子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苏泽的善举赢得了众人的赞誉,大家都夸他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而苏泽也因为有了这些财富的支持,得以继续深造。他聘请了名师,在家中刻苦研读经史子集。几年后,苏泽参加了京城的会试,凭借着扎实的学识和出色的文采,高中进士。
苏泽入朝为官后,始终秉持着清正廉洁的原则。他深知百姓的疾苦,在任期间,积极为百姓谋福祉。他上书朝廷,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改善了民生。他还亲自到各地巡查,惩治贪官污吏,整顿吏治。在他的努力下,当地的社会风气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百姓们安居乐业。
然而,苏泽的正直和清廉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和怨恨。朝中的一些奸臣,为了自己的私利,对苏泽百般刁难。他们在皇帝面前进谗言,企图陷害苏泽。但苏泽身正不怕影子斜,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化解了危机。
在一次朝廷的重大决策中,苏泽与一位权臣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权臣主张增加百姓的赋税,以满足朝廷的奢靡开支。苏泽坚决反对,他认为百姓已经生活困苦,再增加赋税,只会让他们雪上加霜。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终,苏泽凭借着自己的口才和对民生的深刻了解,说服了皇帝,使得权臣的计划未能得逞。
这件事情之后,权臣对苏泽怀恨在心。他暗中勾结其他奸臣,收集苏泽的所谓“罪证”,企图一举将他扳倒。苏泽得知此事后,并没有退缩。他一方面积极收集证据,揭露权臣的罪行;另一方面,他向皇帝坦诚地说明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请求皇帝明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