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刻便要打电话给林校长,但被姜柠阻止了。
若那钱已经过了首都政府那边的明路,再给林校长打电话就已经意义不大。
姜柠想到了一个人,当即给何老爷子打了个电话,然后何老爷子又给了姜柠一个号码。
是何老爷子的儿子何亭东办公室那边的电话。
姜柠也没耽搁,立刻给何叔叔那边打了个电话。
何亭东从姜柠那儿知晓了来龙去脉。
激动的差点拍桌子。
他知道有些人手里不干净,而且他们的人脉关系盘根错节,有些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何亭东苦于不好拔除那种人很久了,这送上门的证据,他会当看不见吗?
之前军部那边进行了一轮大清扫,正是因为掌握了主要证据,而政界这边要更加复杂一些,哪怕是他,也只能从中斡旋慢慢的来收集一些有用证据。
但就他手里的那些证据,最多不过蹭掉对方一层皮,动不了骨。
而姜柠送上门的这证据,直接就能给那些人重重的一击。
学校筹款是私自筹款,必须得过一些明路确定来款干净才能变成物资送往灾区。
这笔钱在性质上,便意义重大。
再加上地震灾区那边的状况,天然受灾,足以引起广大人民群众重视。
众口铄金,在人民群众的呼声中,那些人不想下台也必须下台。
姜柠要是知道她不经意碰到的这事儿,都能让何叔叔抓住机会拔除一些毒瘤,她一定给对方点个赞。
何亭东本就知道那些人手脚不干净,对姜柠的话深信不疑。
没思考多久他便给姜柠支招,“姜医生,你写两封匿名的举报信,一封送到首都公安局,有了举报信,公安局那边才能进行调查。
还有一封,你等我消息,公安局那边调查出一些有用信息后,再把信送到一家报社。”
姜柠猜何叔叔是想靠舆论来谴责那些人。
不管什么办法,有用就行。
那笔捐款是全校师生捐给那些失去家园,绝望的受灾人民的。
她绝对不允许有人把这笔钱给卷走。
跟何叔叔商量好对策之后,孔院长这才打电话把这事儿跟林校长说了一下。
一听有人要卷着钱跑路,林校长比孔院长还要炸。
还是姜柠把商量好的对策告诉了林校长之后,林校长这才被安抚下来。
但匿名写举报信这事被林校长揽了过去,姜柠现在的时间可是争分夺秒的,不能让这种事耽搁了她的时间。
姜柠也没跟林校长争,把写匿名信这件事交给了林校长处理。
有何叔叔帮忙,这件事不需要姜柠花多少心思,她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送来医院的病患身上。
随着时间过去,送来医院的伤患越来越少。
医院的医生们绷紧的弦才终于得以时间松一松。
全医院都得到喘息的时间,姜柠才想起来去问问关于捐的那笔钱的进度。
还不等她打电话去问,何亭东就主动找上门来了。
只要跟姜柠有关的事,何亭东都很重视。
他也神奇的发现,只要跟姜柠有关的事,都没有小的事。
哪怕没有何老爷子那层关系,何亭东也不敢怠慢姜柠。
姜柠被孔院长叫到了院长室。
孔院长自从认识姜柠后,这见识的人物一个比一个身份贵重。
就捐款,还有基金会要携款离开首都这件事,对于日理万机的何亭东来说,不过是一件小事,就为着这件小事亲自跑一趟医院,实在没必要。
门口传来声响,孔院长看向从门口走进来的姜柠,欣慰的笑了笑。
自身有能力,别人才会尊重你。
这话在姜柠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就捐款这事,如果不是姜柠找了何老爷子和何亭东,这件事调查起来可要费不少劲儿。
还有,可能等他们这边查清楚,对方早就卷着款离开了首都。
毕竟这种事,对方敢做,当然会想一个万全之策。
他们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
见到何亭东,姜柠便开口问那笔捐款的事。
那笔钱款不算多,但那是首都大学全校师生们的心意。
“何叔叔,那笔捐款的事——”
还不等她问完,何亭东便语气温和道,“姜医生,这事儿已经处理妥当了,那基金会背后的靠山已经被公安局抓起来了,那笔捐款在经过审核后,今日便已经交给了林校长。”
姜柠有些诧异对方的速度,这不过几日时间,调查,核对,抓人,一气呵成。
她之前还担心调查起来会耽搁时间,让那基金会的人成功捐款离开首都。
此事有何亭东亲自盯着,之前他苦于没有证据才不好轻举妄动,这次让他抓住了尾巴,自然得尽快把人给一锅端了。
免得有人提前得到消息,跑出国,那更不好抓人了。
何亭东来了医院一趟之后,第二天这件事就上了首都日报,不止如此,因着地震的事,华国日报也报道了此事,让全国人民群众知道发生了地震,有英勇无畏的军人们一马当先冲在前面解救人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