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的情况看,东瀛那边的棋手确实极有可能将八岐大蛇这镇国神兽召唤在海中,来一场首战即终战!”
“那个偏激,卑微,狂傲的民族来说,文和所说确实是最有可能的。”
场中沉默了几许之后,白起才继续问道:“那这场战争中我华夏败了吗?”
李修远沉重得点了点头:“目前我们所处的时间线上最大的战争因素就是甲午中日战争。从历史看,这场战争是从1894年7月25开始,到1895年4月17日结束。”
“但实际上战争的转折点就是1894年9月15日的甲午中日海战。”
“这一战之后,大清帝国签订《马关条约》,我印象中最为屈辱的是‘赔偿’东瀛军费白银两亿两;后增加三千万两‘赎辽费’。”
“还有开放通商口岸,免除关税等等。”
“至于双方战斗过程中具体的船只情况,可能需要我们弹幕来查询下数据了。”
此刻国战期间本就是争分夺秒。
仅仅只有47天时间啊!
有时候攻破一座城池都不够,想要攻打下东瀛全境,难度可想而知。
再次打开直播间,李修远这边问题刚出,一个个弹幕就冒了出来。
“修神,按照千度的资料显示: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7艘,总吨位多吨;而东瀛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5艘,总吨位约多吨。”
“修神,我问了我老师。按照他所说: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初见成效,开始得意轻敌。在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过程中,认为西方人‘并不利我土地人民’,只是想在贸易上占些便宜而已,于是放松了军备意识,一直以双方在火力上相差许多。”
“听我的,修神,我说重点: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东瀛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迟缓。北洋水师有军舰25艘,官兵4000人。”
很快李修远就又在弹幕中找到一条:“到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的大沽口、威海卫和旅顺三大基地建成。但清朝军事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陆海军总兵力虽多达80余万人,但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1891年以后,北洋水师甚至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
再次道歉关闭直播之间,众人围坐在坟头,白起第一个开口道:“从军备和人数上来说,大清完全有堆死东瀛的可能。”
“那么不妨想办法,让这些人作为诱饵……”
言及此处,白起话音一顿。
李修远和贾诩是听明白了这位的意思。
将清政府的助力全然抛弃,或者说,把整个清政府都当做鱼饵来滥竽充数,只要有一艘船只能将想众人送上东瀛土地之上。
那众人就可以迅速召唤特殊兵种,开始横推!
贾诩思量了下点头道:“白起将军所言不无道理的。滥竽充数之下,只要我们能登陆,那问题就解决了七成。”
“而且,这个方案变数极小,可行性也颇高。我天赋加成之下,与一眉道长道法配合,隐蔽跨海并非难事。”
李修远微微思量之后,也颔首都道:“海路有风险,不过相比于诸多变数而言,这确实已经是目前的最优解了!”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就只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二当家看着三个卖关子的家伙,多有茫然道:“啊?怎么感觉我好像少听了些什么?什么三个问题?”
白起没理会他,只是微微颔首道:“第一个问题,如何让这所谓大清帝国配合。即便是滥竽充数,也要做出决战之姿态。至少要骗得过敌方,能去吸引火力而且还要短暂不能被看穿。”
贾诩也紧跟着含笑道:“第二个问题:大海漫漫,东瀛山川地理我等也不熟悉,终究还是需要有人能引路导航。”
李修远也跟着道:“第三个问题,劫持李鸿章,作为召唤镇国神兽的底牌来应付突发状况,也给我们增添一份保险。”
三人眼神交互,终究还是更熟悉当前时代情况的李修远制定初步计划道:“我之前说过,先宰杀了慈禧那老妖婆。”
“有武二哥,宫宝田和英叔三人负责。确定下我们所处位置,快马加鞭之下,最迟两天之内解决。”
“之后的话,慈禧一死就是爱新觉罗*载湉和那些革新派上台了。我的建议是,挟天子以令诸……”
说到这里,李修远挥手召唤出那位玉藻前来。
这位似乎还在睡觉,身上绫罗绸缎的睡袍丝毫遮掩不住曲线曼妙的身躯,即便是黑夜之中,那玲珑的骨架也让她恍若诱惑力十足的波斯猫。
长发如瀑似绸,仅仅是打了个哈欠伸展腰肢就让吕布,二当家两人疯狂吞咽唾沫。
“如何,玉藻前?蛊惑帝王这种事情,可是非你不可!”
玉藻前睡眼朦胧,有些不情愿道:“此界几近末法,不过天子自有王朝龙气护体,恐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