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他说:“你也知道我们在外面打拼不容易,而且儿子在老家有爷爷奶奶照顾,他也不想离开。我们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却看到这样的场景,你难道就不能多为儿子的感受想想吗?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就给儿子带来更多的伤害。”丈夫听了我的话,沉默了。
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我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儿子被拴住的那张小脸,还有婆婆那有些愧疚的眼神。我在想,我们该怎么让儿子健康地成长呢?是把他接到城里,还是让他继续留在老家?
第二天早上,我们带着儿子去了村子附近的小学。这是儿子上学的学校,虽然有些简陋,但是老师们都很负责。我们去见儿子的班主任,想了解一下儿子在学校的情况。班主任是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她对我们说:“这孩子很聪明,也很懂事,就是有时候会有点调皮。不过,他很想念他的爸爸妈妈,每次提到你们,他都很开心。”
听到老师的这番话,我的心里暖暖的。我知道,儿子虽然和我们分开,但是他对我们的爱却从未减少。丈夫也说:“老师,我们会尽量多回来看看儿子的,也希望您能多照顾他。”老师点了点头。
从学校回来后,我们在家里和儿子一起度过了几天温馨的时光。我们一起做饭,一起在院子里种花,儿子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可是,我心里还是有一个疙瘩,那就是婆婆对待儿子的方式。我决定找个时间和婆婆好好地谈一谈。
在一个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院子里,我坐在婆婆身边,拉着她的手说:“妈,我知道你爱孙子,我们也都爱他。我们把他留在老家,是想让他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有爷爷奶奶的陪伴。但是我们不在家的时候,你也要用正确的方式对待他。他是一个有思想的小孩,他需要我们的尊重和理解。”
婆婆听了我的话,眼中闪着泪光说:“颖啊,妈知道错了。妈年纪大了,有时候做事就想当然了。你们能回来,妈真的很高兴。以后,妈会好好照顾儿子的。”
看着婆婆的样子,我也有些感动。我知道,她是一个好的婆婆,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理解。丈夫也走了过来,他对婆婆说:“妈,我们会经常回来的,儿子是我们三个人的,我们都会好好爱他的。”
日子在我们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中慢慢流逝。儿子在老家和我们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我们也会定期回来看看他。而婆婆也改变了她的方式,儿子在她的脸上又重新看到了慈爱和耐心。
有一次,我们回来给儿子过生日。那天,家里布置得很温馨,村民们也都来帮忙。儿子生日那天特别开心,他和我们一起吹灭蜡烛,许愿。看着儿子那幸福的笑容,我和丈夫知道,我们的决定是正确的。我们既要努力工作,也要守护好儿子和这个家。
然而,就在我们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那天,丈夫接到一个电话,是他在城里工作的一个合作伙伴打来的。合作伙伴在电话里说,有一个很大的项目,需要丈夫马上回去处理,而且这个项目的时间很紧迫,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丈夫听完电话后,脸色变得很难看。
我知道,这个机会对丈夫来说是很难得的,这可能会让他的事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可是,这个时间点对我们来说又很关键,儿子刚刚和我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而且我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和婆婆好好地相处,把家里的事情打理得更好。
丈夫看着我,有些为难地说:“颖,这个项目我真的很想做,但是我又不想离开儿子。”我看着丈夫,心中也很纠结。我该怎么办呢?我知道丈夫的事业对他的重要性,可是儿子也需要他。
我想了一会儿,对丈夫说:“我知道这个机会对你很重要,你去吧。我会照顾好儿子和家里的。”丈夫紧紧地抱住我,说:“颖,谢谢你。我会尽快回来的。”丈夫离开的那天,儿子哭得很伤心,我抱着儿子,心中五味杂陈。
丈夫走后,我和婆婆一起照顾儿子。我们每天都会让儿子给丈夫视频通话,虽然他还是会很想爸爸,但是有我的陪伴,他也渐渐适应了没有爸爸在身边的日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婆婆之间也出现了一些小摩擦。
有一次,儿子生病了。婆婆很着急,就想按照村里的老方法给儿子治病。我有些担心,因为儿子的情况看起来比较严重,我不太相信那些老方法。于是,我坚持要带儿子去医院。婆婆却认为我不信任她,两人为此发生了争执。
我对婆婆说:“妈,我知道你想为儿子好,但是现在儿子的病不能耽误,我们还是去医院吧。”婆婆一听,就有些生气地说:“医院有啥好的,咱老祖宗的方法才靠谱。”我知道婆婆是为了儿子,只是她的观念太传统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