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听见这话说:“这有什么?就在县城附近承包呗!要是有钱直接买块地建个养殖场也是可以的,这钱差不多也应该够承包了这县城附近的山了。”
肖父和肖母面面相觑,想了想觉得他们儿子这么聪明,肯定是知道好多东西于是就点了点头。
常宁也就是动了动嘴皮子,肖父倒是到处跑的人。
卖了这么久的吃的,肖父也见识不少人,在过年之前就搞定了。
常宁听见肖父承包的地方,还算是满意。
他说:“到时候过年完了可以请工程队修一些自己住的地方,然后就是养殖的动物住的地方,等弄好了就可以养殖了,我们起先就养鸡吧,最近我多跑跑县城里的图书馆把关于养殖方面的书籍寄回来到时候和爸妈你们好好说道说道,总之不会有事的,不要慌。”
常宁对于搞这点小事完全就没有放在心上,就一个养殖场而已,就是小场面。
对于常宁是小场面,但是对于肖家两口子却不是。
他们十分的慌。
摆摊算是他们走的一大步了,都慌的很,干这么一个大事情,他们能不慌吗?
这个时候肖玲也说:“爸妈不要慌我们同学家也是有开养猪场的,到时候我像他们请教一下,总之赔了大不了我们从头再来也就是了。”
肖母听见自己女儿的话,心里倒是好过了不少。
他们现在是边烤火边说话的,随后肖家两口子放心后,就开始说过年要怎么过了。
现在赚钱了,总要过一个好年不是。
于是夫妻两个人就去准备年货去了。
常宁和肖玲就收拾家里,家里过年前总是要打扫干净不是。
当然常宁也就是打打下手。
常宁心血来潮还写了一个对联寓意平安健康什么的。
肖玲看着常宁的字啧啧称奇:“写的真好。”
常宁昂首挺胸的接受夸奖。
肖家两口子回来后也对着常宁一顿夸。
常宁丝毫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除了大年三十,之后几天就是走亲戚,常宁也收到了一些长辈送的红包。
肖玲也是有的。
等过年后,常宁和肖玲就要去上学了,肖玲还要准备半年后的高考。
至于肖家两口子找了做工程的开始准备在山上修建些房子了。
为了方便肖家两口子还买了一辆自行车。
现在的自行车虽然没有以前那么稀奇了,但是对于村子里还是挺稀奇的。
都说不知道肖家去哪里发财了。
肖父也就说做了一点小买卖。
现在一些人还觉得做小买卖不好,于是就有人说:“这不是投机倒把吗?”
肖父说:“这怎么是投机倒把?要知道这个国家政策,国家都鼓励着人们做买卖,我说你们要是不相信就去镇上还有县城里去看看,是不是好多做买卖的,现在政策都变了,我们也应该变了,我要不是买点东西,我两个孩子以后读书怎么办?我家女儿和儿子两个人可聪明着,要是考上了没有钱上学怕是我都要后悔一辈子。”
听见肖父的话众人都是若有所思。
而且肖父说的确实是真的,有些人出去逛集的时候明显好多做小买卖的人。
村里的人还是有不少头脑灵活的,都在若有所思。
不过对于这种情况肖家两口子并不在意。
要是刚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倒是怕这些抢走他们的生意,但是现在却不会了,都没有这个想法了。
整个工程的话一两个月就完工了,十分的迅速,这些天常宁都在教他们怎么样养殖不会发生鸡瘟什么的。
至少这夫妻两个人理论知识倒是十分的丰富。
常宁看着夫妻两个认真的模样觉得十分的不错,要是遇见什么解决不了的麻烦也可以问他,再说了有他看着肯定是不会让出问题的。
首先养的就是几百只鸡,本来肖母是想要几十只的,但是常宁还是让他们弄几百只。
而且因为有他和肖玲修机器,就算养殖场现在还没有收入也不怕。
至于地里的事情他们两个人是全部没有精力兼顾了。
只能租给村里的人种了,到时候有粮食来当租金也就是了。
刚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还胆战心惊的,不过时间越久两个人就越得心应手了。
就这样在常宁快小学毕业后,肖玲快高考后鸡就要下蛋了。
现在就是销路的问题了。
于是常宁就对着肖父说起一些营销策略,还有就是从哪些地方更需要鸡蛋。
比如做茶叶蛋的商贩,还有就是酒店餐馆什么的。
于是肖父就开始到处寻找合作了。
几百只鸡每天就要下几百个鸡蛋,这些鸡蛋看着多,其实一个大酒店就能吃得下。
当然人家都是有长期合作的人,肖父这合作谈起来估计有点费劲。
但是大主顾没有,其他小商家还是有不少吗?
最近肖父早出晚归的,而且有时候还会去应酬,喝酒也是常有的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