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室的走廊铺着米色地砖,谢兵走在前面,金霖爀注意到他锃亮的皮鞋与地面接触时发出规律的咔嗒声。
转角处,一扇深褐色的木门映入眼帘,门把手上的铜锁泛着温润的光。
"这是前任吴主任的办公室。"谢兵掏出钥匙开门时,金霖爀嗅到一股若有若无的檀香味,"她退休后,我们按正科级领导干部办公用房标准重新布置过。"
推开门,阳光从落地窗斜射进来,在空气中划出几道金线。
小小的办公室分为办公区、会客区,新中式班台旁摆着一张茶桌,紫砂壶嘴还残留着茶渍。
"在会客区放了三张椅子。"谢兵指着靠窗的小会议桌,"汇报工作时,既保持距离又不失亲切。"
"这是您的文件柜。"谢兵拉开樱桃木柜门,里面贴着标签:待办、已办、督办。"每天八点,综合科会把当日文件放在待办格,您批阅后我们分三类处理。"
金霖爀看到柜角放着本《督查工作手册》。
"文件流转有严格时限。"谢兵递上流程表,"普通件三天,督办件四十八小时,特急件……"
"特急件直接找我。"金霖爀合上手册。
金霖爀望着窗外区政府大楼的玻璃幕墙,阳光在玻璃上折射出彩虹。"谢科,"他突然开口,"三小工程的后续……"
"教育局长停职了。"谢兵往杯里注水时,茶香袅袅,"但施工队老板陈建军,是郑主任的人。"
金霖爀心中一凛,想起郑卫在会议上的冷笑:"证据链够吗?"
"工程队的账本在纪委和审计局审计科。"谢兵压低声音,"但关键账页被人撕了。"
“这样,你先安排公车,你,再从督查一科带个人跟我出去一趟。”金霖爀果断安排。
这次自己自由做主,不再是巫副区长的跟屁虫、应声虫,可以完全发挥自己的作风和才智了。
“好的,还有什么吗金主任?”
“暂时就这些吧。”
金霖爀站在青坪区第三小学的操场上,望着教学楼北侧的警戒线。
警戒线内,斑驳的外墙如同老人布满皱纹的脸,裂缝如蜈蚣般爬满墙体,二楼教室的窗户玻璃碎了一地,地上残留着暗褐色的血迹。
"上周五体育课,四楼的墙砖突然脱落。"谢兵举着伞,公文包里的文件袋渗出雨渍,"当时四个一年级学生在墙根跳绳……"
金霖爀想起新闻里的报道,喉咙发紧:"重伤的孩子呢?"
"还在ICU。"谢兵压低声音,"家长在区政府门口拉横幅,教育局长压了三天才上报。"
看完了现场,回到督查室,金霖爀将淋湿的西装外套挂在椅背上,打开电脑调出三小的工程档案。
屏幕右下角弹出消息,是周姐的留言:"调动手续在走流程,我和馨兰下午就能过去。"
他松了口气,拨通谢兵的电话:"综合四科的周颖、叶馨兰,下午调过来,你安排一下,一个放在你这,一个放在一科吧。"
"四科?"谢兵的声音突然拔高,"这不是政府办的人吗。"
"现在是督查室的人。"金霖爀切断电话,望着窗外区政府大楼的玻璃幕墙。雨丝在玻璃上蜿蜒,像极了他此刻的思绪。
"谢科,三小事故的调查组文件,拟个框架。"金霖爀将茶杯往桌上一放,碧螺春的清香在办公室里漾开,"成员单位要包括督查室、纪委、教育局、建设局,还有……"他故意停顿,观察谢兵的反应。
谢兵正用钢笔在草稿纸上画流程图,笔尖顿住:"周颖和叶馨兰也要加进去?"
"她们是有经验。"金霖爀翻开事故报告,"周颖在巡察组待过,叶馨兰学校工程。"
谢兵欲言又止,最终在"成员名单"栏写下两个名字。
金霖爀注意到他写"郑卫外甥"时,钢笔漏了一滴墨,在"郑"字上晕开个小黑点。
下午两点,周姐踩着细高跟走进办公室,叶馨兰抱着笔记本电脑跟在后面。
周敏把保温杯往桌上一墩:"初来乍到,请金主任多多指教?"
金霖爀正在看施工方资质文件,抬头笑道:"欢迎,我这就不办欢迎仪式了,手头有大任务等你们来帮忙。"
叶馨兰已经打开Excel表:"这是近三年青坪区校舍维修记录,三小去年申报过外墙翻新,但财政没批。"
"为什么没批?"
"当时教育局长说……"叶馨兰突然噤声,金霖爀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谢兵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沓新文件。
"王区长批示了。"谢兵将文件递给金霖爀,"要求彻查工程质量,十二日周五前提交报告。"
雨势渐歇,金霖爀带着团队,周颖、叶馨兰换了干练的衣服,还有一科的一个年轻男子开车一起来到三小工地。
施工围挡内,水泥搅拌机残留着未清理的砂浆,生锈的钢筋横七竖八地堆在角落。
"这墙砖怎么贴的?"周敏指着教学楼外墙,"新砖旧砖混着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