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广陵王刘荆,自奉诏回国之后,仍然怀着异图,暗中引入术士,屡屡与其商量谋议,刘荆看明帝没动他,还以为可以干得更大一点呢。永平十年(58年),羌人造反时,且日望西羌有变,可借防边为名,称兵构乱。事为汉明帝刘庄所闻,特将他改封为广陵王。
可是,刘荆仍然不思悔改,到封地后,又私下里问相士:“我长得像先帝,先帝三十岁当皇帝,我今年也三十岁了,可以起兵吗?”
相士心想:“您要造反?我可不想陪着送死”。于是,向郡国的官员打了小报告。
地方官当即奏闻,东汉朝廷遣使者前往责问,刘荆因逆谋发觉,不免感到惊惶,害怕汉明帝问罪,于是就自己进了监狱。
汉明帝尚不忍加罪,于是只是裁减了刘荆的卫队以及随从,未过分追究此事。另外命国相中尉,代理国事,慎加约束。没想到刘荆不肯改过,不久,刘荆安排了巫师运用巫术诅咒汉明帝,结果汉明帝刘庄马上又知道了这个事情。刘荆终于明白,想造反是不可能的。罪恶的理想由此破灭,于是他在绝望中自杀了。
刘荆胆小如此,何必主谋?汉明帝因刘荆为同母弟,格外怜恕,仍赐谥为思王。嗣且封刘荆之子元寿为广陵侯,食荆故国六县,又封元寿之弟三人为乡侯。刘荆死逾年,东平王刘苍入朝,时在永平十一年。寓居月余,辞行归国。汉明帝送至都门,方才与其告别。及还宫后,复怀思不置,特亲书诏命,遣使赍给东平太傅,诏曰:
辞别之后,独坐不乐,因就车归,伏轼而吟,瞻望永怀,实劳我心。诵及采菽,以增叹息。采菽见诗经,系天子答诸侯诗。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其言甚大,启予多矣。今送列侯印十九枚,诸王子年五岁以上能趋拜者,皆令带之,王其毋辞。
原来汉光武帝十一子,惟临淮公刘衡,未及王封,已经殇逝,尚有兄弟十人,除汉明帝得嗣统外,要算东海王刘强,及东平王刘苍,最为循良。刘强逾壮即殁,事见前文;刘苍却持躬勤慎,议政周详,比东海王刘强更有才智,所以保全名位,备荷光荣。独楚王刘英为许美人所生,许氏无宠,故刘英虽然得沐王封,国地却是最为贫小。
汉明帝嗣阼,系念亲亲,却也屡给赏赐,并封刘英的舅子许昌为龙舒侯。偏刘英心怀非望,居然有觊觎神器的隐情,前次访求佛法,并不是有心清净,实欲仗那佛氏灵光,呵护己身。暗地里私刻图印,妄造灵符。
到了永平十三年间,忽然有一男子燕广,来到宫阙之下报告叛变之事,向朝廷弹劾楚王刘英,说他与渔阳人王平、颜忠等,造作图书,谋为不轨等语。
汉明帝得书,发交有司复查。有司派员查明,当即复奏上去,略称楚王刘英招集奸猾,捏造图谶,擅置诸侯王公将军二千石,大逆不道,应处死刑。
汉明帝以至亲兄弟不忍杀之,但夺刘英的王爵之位,徙刘英至丹阳泾县,尚赐汤沐邑五百户;又遣大鸿胪持节护送,使乐人奴婢妓士鼓吹随行。刘英仍得驾坐辎軿,带领卫士,如有游畋等情,准卫兵持弓挟矢,纵令自娱。子女既受封侯主,悉循旧章,楚太后许氏,不必交还玺绶,仍然留居楚宫。
当时司徒范迁已殁,调太尉虞延为司徒,复起赵熹行太尉事。楚王刘英阴谋泄露,先有人告知给虞延。虞延因藩戚至亲,未便举报揭发,延捱了好几日,即由燕广上告,惹动皇帝大怒,且闻虞延搁住不奏,传诏切责,虞延惧罪自尽。又枉死了一个。楚王刘英至丹阳,得知虞延不为奏明,尚且遭谴,自己恐再招奇祸,索性也自杀了事。
楚国存三十三年而除。皇室遣光禄大夫给刘英吊唁祠祭,按照法制赐赠丧物,又加赐列侯印绶,以诸侯礼葬其于泾县。由于刘英广结天下名士,故汉明帝“穷治楚狱”达数年之久,牵连的范围极广,被处死或流放的有几千人,被关在监狱的也有几千人。后来袁安任楚郡太守,才平息了此次狱事。
何必兴此大狱?先是光武帝舅樊宏,曾受封寿张侯,光武帝母为樊重女,樊宏之子樊倏承袭父爵,累世行善,戒满守谦。
汉明帝因东平王刘苍,亲而且贤,特将寿张县移益东平,改封樊倏为燕侯。樊倏弟弟鲔曾经求楚王刘英之女为子妇,樊倏从旁劝阻道:“前在建武年间,我家并受荣宠,一门五侯,樊宏兄弟,并得封侯。当时只教一语进谏,便是子得尚主,女得配王,不过天道忌盈,贵宠太过,适足招灾,所以可为不为。今我家已不如前,怎得再联姻帝族?且尔只有一子,为何弃诸楚国呢?”
樊鲔不愿从谏,竟为儿子樊赏娶得刘英之女。及楚狱一起,樊倏已早逝,汉明帝曾闻樊倏前言,且追怀旧德,令樊倏诸子俱得免坐。
曾经楚王刘英谋反,暗地里搜求天下的人才。等到谋反之事被发觉,汉明帝刘庄得了这份记录名册,有尹兴的名字,于是传令让尹兴到廷尉的监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