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狙击手,在对面楼……”
现场有女人的尖叫声,有专助理的呼喊声,有调查主任的提示声,很快现场乱作一团。
廉政副专员接到专员遇刺身亡,整个人反应神经都短路了几秒,待他反应过来发生何事,立刻召集行动处成员领取防弹衣和枪支,前往狙击地点。
狙击地点在廉署大楼三百米外的一幢楼房消防梯,等廉政公署行动组赶到,现场除了两堆烟烣,就什么东西都没留下。
副专员观察着狙击手挑选的狙击位置,发现此处距离专员被狙杀地点直线距离超过四百米。
有这个发现,副专员一下子想到‘专业狙击手’五个字,顿时心中一沉,隐隐猜出作案者大致范围。
副专员掏出电话,拨通警务处长电话:“李sir,向你通报个消息。十分钟之前,专员被人远距离狙杀在廉署大楼门口。你需要给廉署一个交待,给总督一个交待,给全港市民一个交待。”
————
李敬存最近诸事不顺,他本打算在‘一哥’位置待两三个月,就申请退休休假,可突然爆发的警匪勾结转运毒品案,让他想平稳退休计划落空。
虽没证据表明李敬存涉案,但警队内爆发如此大集团式罪案丑闻,但他身位警队首长,领导不力监管缺失的责任是逃避不掉。
丑闻爆发后,李敬存就知道自己不仅无法安稳退休,如果案件查到最后影响恶劣后果严重,被追责免职都有可能。
李敬存身为‘一哥’,警觉性与政治敏感性都合格,丑闻爆发之初就意识到会出大问题。
果然之后几天电视报纸对此案进行密集报道,甚至有电视台深夜请‘时政专家’,结合警务处组织架构对案件进行专业剖析解读,分析警队这桩丑闻罪案需要达成哪些条件才能发生。
‘时政专家’经过一通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至少要有刑事及保安处、刑事部、毒品调查科、鉴证科,这四个垂直部门主管同时领哥参与,丑闻罪案才能发生。
电视台时政分析栏目虽然是深夜播出,可收看此类节目的人为数不少,等到第二天,有不少早报转载‘时政专家’的结论。
在收看过电视节目观众解说下,‘时政专家’得出的结论以裂变之势在民众中传开,各路公众名人纷纷发言,表达对港警非常失望,希望廉政公署彻查此案。
现在廉政公署刚准备彻查此案,廉政专员就被狙杀在办公大楼门口,李敬存都不敢想象接下还会发生什么惊涛骇浪。
李敬存都不知道廉署副专员是什么时候挂断电话,正在思考该接下来该怎样应对,电话铃声响起了,见到是港督打来的电话,李敬存知道第一波惊涛骇浪已经开始。
接通电话后,不出意外港督将李敬存骂了个狗血淋头,随后让他召集在职的副处长,高级助理处长即刻赶来布政使司保安科。
当雷蒙接到廉政专员遇刺身亡的消息,不得不承认卓景全破局办法和时机选择的十分巧妙。随着廉政专员之死,卓景全不仅行动副处长职位还得以保留,而且现在还有军方保护。
廉政专员之死,最难受的是廉署副专员,他一主导彻查整个案件,没想到才过去一天时间,他的上级兼搭档就为此付出生命。
看着手底下调查主任躲避的眼神,副专员知道没有取得港督支持和授权,廉署内部是再也没人会提议彻查此案,毕竟前事之秋犹在眼前。
上午十一点半,大群记者等候在警务处总部大楼,李敬存带领着一帮刚完会的宪委管理层来到早搭好的新闻发言台。
一众宪委管理层表情庄严肃穆,身上衣着除了黑白两色就没其他颜色,连领带都统一换上黑色。
“各位记者媒体朋友,今天早上九点三十五分,廉政公署廉政专员区良行、区sir,在廉署总部大楼附件遇刺当场罹难。
据警方掌控现在掌控的资料,行刺凶手使用的是7.62毫米军用狙击步枪,因此警方推断凶手曾有过军方或警方服役经历,拥有良好军事技能。
现暂不知凶手因何原因行刺区sir,我代表警务处严重谴责凶手的暴力行为,同时对区sir遗孀其及家嘱表示遗憾和慰问。
我代表港岛警务处在此向港岛市民承诺,港岛警方永远不会放弃对凶手追责……”
李敬存说完出下记者纷纷举手发言,但今天的记者会,李敬存没打算回答记者提问,讲完新闻发布会内容通稿后撤离发言台。
记者见状一窝蜂上前将众宪委管理层团团围起,展开各种提问。以往的新闻发布会,记者们总能在其他配角身上挖出一鳞半爪新闻,可今天一众宪委管理高层集体三缄其口。
一众记者见无法往警队大佬身上问出什么,于是将目标锁定在公共关系科主管总警司关海志。关海志做为公共关系科主管,在一众大佬都不愿意谈论的时侯,作为与记者媒体打交道最多的警务人员,他必须要说上两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