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后边怎么还要拼命呢?
骑错人了?还是反过来让人给骑了?咋滴,干起来了?
哦吼,这么刺激的吗?
于歌也是无语了,这语文得差到啥程度,才能让一个成语释义给难为成这样啊?
“咳咳!那个你听我说啊,现在你站在这儿,你就把自己想象成咱们班的班长。”
“就像我平时那样,自信、阳光,什么事都难不倒你。”
“甚至你就是整个学校的焦点,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你的英姿所倾倒!”
“全都一个劲儿的歘歘(chuā)你!”
PS:歘歘,拟声词,东北方言。
方常的眼睛,跟着于歌的话语越来越亮。
这讲话笑话还有这好处?全都歘歘我?
(≧▽≦)呵呵呵!好可怕的样子啊!
于歌继续灌迷魂药:“这个笑话,讲的是一个春天的故事。”
“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体会表达那种春天里,喜悦的情感!”
“还有作者那种骄傲,自得,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藐视众生的感觉。”
“你最好再加几个手势动作,那样就更完美了!”
“还有这里的标点符号,一定要注意停顿,断句。”
“哥跟你保证,都不用这个笑话讲完,他们就得笑得前仰后翻,满地打滚!”
“过了今天,你就是全校的名人,比我还有名!”
“最重要的是,气势这块,一定要拿捏得死死的。”
“名扬龙山中学,就靠这一次了。哥可是最看好你的了!”
方常眼睛里都是小星星,彻底被于歌画的大饼给撑到了。
这还没怎么地呢,脑海里变都开始不断的幻想起来了……
袁静静在一旁是彻底看不下去了,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再这样下去,方常这孩子都让人忽悠傻了啊!
这都不用卖就开始帮人数钱了……
一双眼睛恨恨的瞪着于歌,声音都是从牙齿里挤出来的:“你还有完没完了?”
“再等会都下课了,我把地方让给你,你上来讲呗?”
“好不好?”
于歌回身一个劲儿的点头哈腰,手在脑袋旁边一举一举的。
边退回座位边嘿嘿直笑:“老师,完了完了!”
袁静静这个气啊,你说谁完了呢?还语文课代表?我就教你这么用词儿的?
你等着,不用放学去你家了。
等会我就叫你见识见识,什么叫欲哭无泪,泪如雨下,下不来台啊!
方常经过于歌的一番顿解释,理解能力那是坐着火箭往上窜啊!
一番洗心革面后,精神面貌更是为之一振。
脸上透“漏”着一股无往不前的气势,张口声音洪亮,充满了无比的自信和骄傲:
春绿赞歌
暗室绿,暗室/透/绿。
暗室透/达/春绿!
案右/梅闻花,案纸上/恨低。
别问/我思/谁?
啊!
暗室/绿,暗室/透/达/春/绿!~
刚开始课堂下,还没什么反应。可当方常读到一半的时候,
所有人从最开始的不解和惊讶,到后来猛然间就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紧接着就犹如捅了马蜂窝一样,全班没有一个人落下的。
所有的人,都一副听到了世界上最搞笑的笑话一样,发起了羊癫疯!
有人笑出了眼泪横飞,有人笑得哐哐的直拍桌子……
读到最后,甚至连涵养最好的袁静静,都捂着肚子,趴在讲桌上笑得直不起腰了!
于歌一边哈哈大笑,一边用手势给方常加油!
?(???????)??
到最后,还擦着眼泪喊着再来一遍……
方常一看,下巴都快惊到了地上。
一时间都不知道用什么词儿,来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了。
真的有这么好笑么?我怎么没感觉到啊?
可,可看这情况,班长是真妹骗我啊!
(@°▽°@)……
效果这么好的吗?看来我方常出头的日子终于到了啊!
哈哈哈……
心潮澎湃下,真的就不由自主的又来了一遍。
而且还加了自己能想象得到,能用得上的手势。
一番慷慨激昂,手舞足蹈的表演,又一次“绽放”在那小小的三尺讲台上。
其实,他完全想不到,他读的跟大家听到的,根本就不是在一个频道上啊。
读者看到的是,字面上传递给他们的信息。
因为文字在潜移默化中的引导,思想不经意间,就跟着字里行间的意思在走了。
而听者就不一样了。
他们看不到具体的文字,只凭着一双耳朵传递过来的信息,再经过大脑加工分析,得出自认为正确的理解和结果。
这就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
而这个笑话的笑点,也正在这里。
与其说是笑话,还不如说是谐音梗的恶搞更确切一些。
所以,当方常在上面读的时候,他通过字面的意思,感觉不到笑点在哪里。
而下面的所有人,听到的就成了另外一个版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