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会算账的人都知道。
五个鸡蛋,大概也就是两毛钱的样子。
一斤蘑菇就差不多了。
也就是说,一个蘑菇菌包可以生长五茬。
第一茬就可以回本了。
剩下的四次,就都是赚的。
可是,占便宜没够是大家都有的毛病。
谁不想以小搏大?
甚至是做无本的买卖?
顾云阳其实就差不多在做无本的买卖。
反正那些东西,都是自己基地空间里的副产品,不是做了饲料了,就是用来做这个蘑菇菌包。
两个鸡蛋已经可以了。
不过顾红兰考虑的也不错,两个鸡蛋确实便宜。
五个鸡蛋就差不多了。
五分之一不到的成本,这笔买卖,很划算不是么?
且他日后还不用自己来做菌包,家政机器人就可以解决。
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好做的买卖吗?
多出来的一些菌包,顾云阳自己种下了。
接下来,他可以分一部分的木系异能用在催生蘑菇上。
多囤积一点蘑菇也不错。
新鲜的,和晒干的,都可以留下不少。
大婶到底没有说过顾红兰,也就默认了五个鸡蛋的价格。
只是内心,到底还是有些不太舒服。
接着,还去顾寒平那边抱怨了几句。
可顾寒平也只是一愣,知道是顾红兰提的价格,知道这是做姐姐的,不希望弟弟贴钱进去。
那天顾云阳说了一下菌包的大概原材料,顾寒平算了算,两个鸡蛋确实太便宜了。
首先,别人连小麦和大麦的秸秆都很难弄到。
况且在农村,这些秸秆也是很重要的引燃物。
还有就是冬天的时候,虽然粤省这边温度比较高,但也比夏天要寒冷的多。
下面可能也要垫一些秸秆。
反正肯定是有用的。
里面还用到了石膏和生石灰,加上米糠等,难道都不要钱?
五个鸡蛋还是比较划算的。
顾寒平一通分析:“你们看,里面的材料还是比较难找的。
顾书记也只是帮忙联系了这些东西,用咱们大队的名义来采购的。
到时候你们要是好奇,可以拆开来看看。
算算,一个菌包五个鸡蛋,才差不多。
两个鸡蛋,那是之前顾书记和我聊的时候,大概说了个数字。
那时候都还没买材料,也没有实际做。
你们自己想想,谁能保证正确?”
顾寒平的反问,让大家都沉默了。
顾寒平又道:“好了,这个事情呢。我们也是讲究资源的原则,如果你们愿意,到时候咱们就换。
不愿意,那就算了。
咱们以前都没有种蘑菇,这日子不也都过来了么?这也不是什么必须要做的事情。”
话是这么说。
如果能赚钱,过好日子。
谁还愿意过现在的苦日子?
只要有机会,谁不想过富裕日子?
所以隔天,顾云阳下山来,大家看他的表情也越发的明亮,对他的态度也是越发的热情了。
顾云阳自然知道是因为什么,不过也并不在意这些。
对大队队员有用,他们自然是热情的。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唯有利益,才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不过顾云阳也有自己的考虑,所以下午就找了顾寒平:“大队长,我明天去一趟公社。”
“去公社?有什么事情吗?”顾寒平倒是不阻止顾云阳去公社,就是有些好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顾云阳笑道:“就是这个种蘑菇的事情啊。我们现在是实验,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所以没有事情。但接下来,如果咱们大队都要搞这个,我们就得先报备到公社。毕竟咱们还得小心这东西姓资啊。”
顾云阳话音一落,顾寒平就感觉到一阵担心。
也是,现在不让经商。
连家里养多少只鸡,都有规定。
家里分家了,倒是可以多养三只鸡了。
曹英虽然不太靠谱,但家里也养了好几只鸡了。
这是之前分家,把户口本也给分开了,所以按照规定,自然可以多养几只鸡了。
其实有时候顾云阳也好奇,父母在不分家,现在这年头,很多都是一大家子十几口,甚至是几十口一起生活。
按照规矩,养鸡的数量都有限。
可大家还是不肯分家。
其实主要还是老人想要拿捏住孩子们,偏心自己喜欢的那几个。
“行,那你去一趟吧。这个事情,还是要落实的好。”
顾寒平很欣慰。
他看向顾云阳,眼神也是很慈祥。
“本以为你年纪小,办事肯定不牢靠。现在看来,你办事比我都要牢靠多了。”
说着,顾寒平的眼神就变得感慨了起来,又露出了心疼的神色。
顾云阳能做事这么老道,那都是因为,从小到大的苦难磨砺的。
要是在家里好好过日子,有大人护着,吃喝不愁。
谁会变得如此老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