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君瑶和顾红兰把人给扶了进来。
医生好像对顾长虹还有些印象,看到她的样子,还忍不住的皱眉:“你们家里人怎么搞的?这骨头好不容易长好了一些,又移位了。
而且,早些送来的话,也不至于发炎。
这好像感染了……”
巴拉巴拉的,就是一阵说。
特别是看向顾云阳的眼神,都充满了鄙视。
估计是以为是家暴。
顾云阳被他这一眼看的有些无语,大概猜到了他的想法。
顾云阳稍微解释了一句:“她是下乡的知青,我是大队书记。她和人打架,和我们无关。”
虽然只是三两句,但已经解释清楚了关系。
医生有些讪讪的笑了笑,他还以为这是家暴呢。
结果是知青下乡,自己和别人打架。
这是大队看不下去,给送卫生院来了。
医生给查看了一下情况,然后对顾云阳说道:“发炎了,需要消炎药。还好之前刚从县医院那边拿了几支青霉素过来。不过这价格有点贵。”
青霉素在后世都已经销声匿迹了。
虽然青霉素曾经取代了磺胺的市场地位,但也因为并不能耐菌株所产生的酶,非常容易被破坏,而且它的抗菌谱较窄,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有着最佳的效果。
所以慢慢的,青霉素也退出了市场。
不过眼下,青霉素还是很好的抗生素。
甚至还很贵。
国内引进青霉素的时间还不长,不过这些年国内对于青霉素的研究倒是很看重,每年的生产量已经慢慢的在国际上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如今青霉素的出口,算是国内赚取外汇的主要手段之一。
我国的青霉素生产,占据了国际的35%以上。
慢慢的,这个数据会占据到60%以上,乃至更多。
不过虽说国内将青霉素的生产垄断打破,将其价格大大的降低了下来。
但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一支青霉素的价格仍然不低。
“一支青霉素的价格,8元。”
医生说出了一个让人恐惧的数字。
这还真是有些病不起。
顾长虹并没有工作,所以也没有报销。
这个年代的工人,生病了是有很大的报销额度的。
有人戏称,只要做了工人,就是铁饭碗了。
从生老病死,基本都在厂里包了。
可乡下人却没有这样的待遇,所有的打针吃药,都要自己付。
此时可没有什么农村医保之类的。
顾长虹虽然不是乡下人,但她下乡当知青,户口也随着迁移过来了。
她本身在帝都的时候,也没有工作,不是铁饭碗。
也就意味着,顾长虹没有医保,无法报销。
打一针青霉素,就要实实在在的支付八元。
加上住院费等等。
真的病不起。
所以这个年代的人,除非是逼不得已,否则宁愿自己扛过来。
顾云阳前世就曾经听说过一些例子。
同学的爸爸得了阑尾炎,宁愿硬撑着,足足撑了两天,才靠着自身免疫力给扛过去了。
当时顾云阳就对同学的爸爸惊为天人。
阑尾炎可是很疼痛的。
况且一旦自身免疫力没有办法度过去,那这后果不堪设想。
顾云阳看向有些神志不清的顾长虹询问了一句:“顾知青,你觉得呢?要不要打?”
医生觉得有些古怪,那知青明显都已经有些糊涂了。
这还需要问?
但必要的动作还是必须的。
顾云阳询问了两遍,才对医生道:“我先去缴费,这些都给她用了吧。她没有办法回答,为了保命,该用的药还是要用的。至于钱,等她醒了再还给我。”
顾云阳说着,已经先去缴费了。
医生大概也明白了,这女知青大概也不是什么好人。
这个大队书记也是为了防备女知青醒了之后,说她没有同意要用青霉素。
以防万一,免得钱打水漂了。
他露出了一些不屑,不过还是取来了青霉素,给顾长虹打了一针。
顾云阳回来后,就看到已经把针收起来的医生。
顾云阳幽幽的说道:“医生,都不用做皮试的吗?”
什么?
医生一愣,才想起来,打青霉素好像确实要做皮试啊。
要不然,很可能会出事的。
不过他大晚上的被叫起来,有点忘了。
也是因为,他并非出身科班的医生。
忘了。
顾云阳也懒得追究了,只要不出事就好。
至于出事了,和他也没有什么关系。
只是希望这个医生能够好好地记住这一次的教训,下一次可千万不要忘记了。
青霉素的毒性虽然低,但出问题的概率却比较高。
一旦出现过敏,这基本等于就是死亡了。
至于现在?
医生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只能希望顾长虹并不是青霉素过敏的体质了。
顾云阳几人坐在外面的长椅上,医生还给顾长虹开了吊瓶,需要不少时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