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箭羽的射击,这是进攻的信号,同样也是遇到埋伏的信号,因为这是伏击战斗开启的瞬间。】
【正所谓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大明将士,此行所依仗的是大明先进的火器。】
【然而,播州土司军,却依仗的是对地理环境的熟悉,依靠着对山林地貌的了解,依靠长期以来与山林野兽虎豹的猎斗的经验。】
【当大明军队的将士,正式踏进播州的地界时,在杨应龙的引导下,明军就已经被播州土司军,视为了最强大的敌人与野兽。】
【顷刻间,无数支箭羽,在这丛林山涧射出,带着密密麻麻的破锐响空之声,嗖嗖的突兀破空射来,一些反应不及的明军将士,纷纷中箭倒地。】
【结阵!】
【大明参将郭成,立即大喊下令,大明的盔甲军士纷纷上前,举起盾牌阻拦箭雨的箭击。】
【参将郭成也不迟疑,立即让火炮手用虎墩炮轰击箭雨射来的方向。】
【然而,蛮荒之地,之所以被称为蛮荒之地,并且在这蛮荒之地中发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就是因为这是山林密布。】
【明军火炮手看不清,播州土司军身在何处,只能凭借着经验,对着箭雨躲来的方向,点火炮击。】
【轰轰轰的十数道炮响声与轰炸声,立即就充斥着在这山林间回荡。】
【一轮炮火之后,炮声停了,山林间射出的箭雨也停了,这片山林中很快就恢复了之前的寂静,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此时参将郭成再也不敢大意了,因为参将郭成知道,播州土司军是不可能就这么轻易的退走的。】
【忽然,山林间腾起滚滚浓烟,顺着风向,直接就扑向了明军所在。】
【呛人的辛辣气息中混杂着硫磺味,冲钻口鼻,令人难受,。】
【这不是明军火器的硝烟,而是播州人用桐油拌着枯叶燃起的障目烟幕。】
【"结三才阵!火铳手警备,火炮手给我轰击那山口!"参军郭成,非常果断的拔起战刀,指向烟雾弥漫的山坳口下令。】
【然而,这一次的炮响之声,却是在浓烟之后,在山林之中率先响起了,紧接着就是明军所在的阵地遭遇的轰炸。】
【大明制造的火器,都是当下时代,不管是性能,还是各个方面,都是最先进的制式火器。】
【虽然,大明朝廷也一直都在管控与严禁民间持有和研制火器的禁令。】
【但那是在中原地区,在中原地区,大明朝廷管控力度大的地方,确实能做到这一点。】
【但是西南地区,大明朝廷的管控权力较弱的边区,大明朝廷的禁令,就没有那么大的管控力度了,所以在播州地区,已经有自行的研制出了一些性能较差,也较为落后的火器。】
【即便是再落后的火器,那也是火器,威力可能不大,但远程打击的效果是存在。】
【在刺鼻的浓烟与播州士炮的混击下,明军的阵型,顿时就产生了荒乱。】
【参将郭成也立即下令开炮,虽然在浓烟中看不清方向,但之前的炮口所对准的方向,并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
【现在突遭播州土司军的土炮轰击,参将郭成知道自己再不下令开炮,那军中的混乱将会继续扩大。】
【要是炮击能将释放浓烟的山口轰打掉,或许也就能阻止这种混乱蔓延与扩散了。】
【一时间,这片山林间响起了两种不同炮声,播州土司军在山坳口处点燃了浓烟就跑了,大明火炮的炮弹轰来时,一堆堆释放着浓烟的草堆被轰散。】
【但播州土司军点的浓烟草堆太多了,即便有不少草堆被轰散,但浓烟依然在产生,只是浓度稀薄了很多。】
【然而,浓烟的浓度稀薄了,播州土司军的土炮轰击忽然也停了,在这种情况下,对明军而言,才是危机真正来临的时刻。】
【山林间突然响起尖锐的螺号声,数十名播州力士从岩石后冲出,他们身披浸过桐油的兽皮,手持前端裹着铁蒺藜的长杆,竟直扑明军的火炮阵地。】
【树林间藤蔓突然剧烈晃动,手持钩镰枪的播州苗兵借着绳索荡入明军阵中,专砍明军火铳手与火炮手。】
【一时间明军大乱,火铳手们慌忙调转枪口,却因浓烟熏得泪眼模糊,铅弹纷纷打偏。】
【播州力士身披油亮兽皮,借着浓烟掩护如鬼魅般突入,铁蒺藜长杆横扫而过,即便是明军盔甲军士也在猝不及防之下被砍倒。】
【而明军盔甲军士也是明军军中的精锐,他们的战刀所向,就是立斩而劈,即便是播州力士,也难以招架。】
【交战的瞬间,双方都精锐都在以命搏命,你不是倒,就是我亡,战况极其激烈。】
【藤蔓晃动间,苗兵如灵猿般荡入阵中,钩镰枪划出寒芒,专刺大明的火铳与火炮手。】
【他们的目标也非常明确与果断,那就是杀人,夺火器,不让明军临死前弄坏这些火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