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南原之战,以及大明游击将军陈愚衷不战而逃之后,倭寇军中的‘恐明症’,可以说几乎没有了。】
【此时大明王朝担任此时东征军经略朝鲜军务,大明右佥都御史的杨镐,已经来到汉城中。】
【明朝联军在得知道倭寇兵分两路大军北上后,在朝鲜王李昖,大明经略杨镐,大明东征总督麻贵商议后决定。】
【由朝鲜的督体察使李元翼,率领朝鲜军队由鸟岭出忠清道,扼守清州之路,掩护明军左翼,以阻拦加藤清正率军攻取清州。】
【明军方面,麻贵做出军事布局是,命摆赛带领两千骑兵前往葛院,介川一线,作为预备队,可能随时负责接应清州与天安的守军。】
【同时,杨镐与麻贵挑选了两千名精锐骑兵,由副总兵解生,参将杨登山,游击将军牛伯英和颇贵分领,开赴水原以南迎敌。】
【杨镐和麻贵则率领大军在水原安营扎寨,随时支援前线各处军队。】
【朝鲜的水原城,距离汉城,只有80里左右的距离(40公里),水原距离天安仅有60里左右的距离(30公里)。】
【而水原距离朝鲜的清州,也仅有160里的距离(80公里)。】
【这样,明朝联军在以水原为中心大本营,建造了一条抵抗倭寇想要从公州北上的军事防线。】
诸天万天大明时代。
民间:
百姓甲:“这就是放虎归山的代价。”
“若是在第一次朝鲜战役,在烧毁倭寇的粮食的时候,就应该全军上下一心的追杀倭寇,将倭寇彻底杀怕,也就有几年后的被动代价了。”
百姓乙:“就是,南原城损失了三千辽东精锐骑兵,李如松将军被出卖,又损失了三千辽东精锐轻骑。”
“这样损失的代价,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百姓丙:“所以损失了这么多的辽东精锐将士后,就是那女真人崛起的时机了?”
......
【万历二十五年(1597)九月八日,解生率领的明军到达天安郡稷山,与倭将东路的黑田直之,栗山利安率领的数百人先锋部队遭遇。】
【由于倭寇率先发现明军,并利用火绳枪进行突袭。】
【明军骑兵马匹受惊,不得不后退,倭寇占据了优势,随后明军在使用大炮轰击倭寇后,解生等四将身先士卒,率骑兵发起冲锋。】
【在明军大炮加骑兵突击的战术下,大破日军先锋部队,并展开追杀。】
【黑田长政率领倭寇第三军团的五千援军赶到后,派出倭将后藤基次,黑田一成,野村佑直三人带兵前去救援。】
【后藤基次见明军骑兵在大炮的掩护下,异常勇猛,不敢杀入阵中,便让倭寇士兵制造声势,造出倭寇大军到来的假象。】
【解生果然中计,以为倭寇大军来到,且又值日暮将临,不敢再继续深追,便下令收兵。】
【当天晚上,明倭双方,都以为是对方的主力大军。】
【于是,解生向麻贵求援,而黑田长政则向毛利秀元求救。】
【麻贵派遣立即让游击将军摆赛等率领二千精锐前去援助,毛利秀元率领二万五千人大军前去支援黑田长政。】
【九月九日,黑田长政侦察到,明军在稷山的部队并不多,并非明军主力大军后,在调整编队之后,清晨的一大早,便率领倭寇第三军团的五千人,对明军发起突袭。】
【稷山之战再度爆发。】
【明军利用稷山地形进行反击,但是人数处在劣势,即便有大明火炮的轰击,倭寇依然如潮水般涌来。】
【当明军逐渐陷入困境之时,游击将军摆赛率领援军赶到,从倭寇的侧方发起了攻击。】
【先是大明援军带来的大炮,直接轰击倭寇第三军团的阵中,接着游击将军带领明军骑兵展开冲杀。】
【解生见援军来到,也立即带领骑兵进行反冲锋。】
【在两支骑兵夹击之下,又有大明大炮的掩护,倭寇第三军团顿时大乱,明军骑兵趁机掩杀,倭寇第三军团大败。】
【黑田长政率败兵逃到木川,随后毛利秀元率领的二万五千人大军赶到。】
【明军众将经过商议后,向水原方向退却,撤出稷山。】
【倭寇也顺势占据稷山,此战倭寇第三军团损失惨重,同时毛利秀元也因忌惮大明的火炮加骑兵的战术,不敢再轻易冒进。】
【而在东路的加藤清正,其所带领的倭寇第一军团与第二军团,尚未到达朝鲜清州之时,从忠清道鸟岭出兵的朝鲜督体察使李元翼,已经提前占据了各处要点。】
【并且此时的朝鲜军团中,也配置有一定数量的大明火炮。】
【由于之前,明朝联军受到倭寇当初从釜山出兵北上的迷惑,明朝联军在朝鲜的东线各处,都已经布置了防线与守军。】
【加藤清正在率领倭寇大军,尝试突破未果后,不得不停止了进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