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疑惑,林越掏出罗盘在太庙里转了两个小时。
又是看风水又是看地势,一直到他确认了龙的具体方位后,才收好罗盘,走到郁时身边。
“走吧,先回去。”
郁时应了一声,问:“有什么发现吗?”
林越低声回道:“龙头在东,龙尾在西,正对紫禁城的东侧门,看这气息,怕是有上千年的修为。”
一听见上千年,郁时下意识想起了烛明。
烛明虽然是龙,但他是从蛟修炼而来,在帝后帝君的帮助下才成功渡劫化龙,算起来还是幼龙。
而紫禁城下的这条龙,是已修炼千年的成龙。
郁时和林越回到厢房,因为天色太晚,两人没有多聊,各怀心事地上床睡觉。
第二天,郁时和林越等祖师爷善渊道长从太庙回来后,特意将人请进屋内。
善渊道长似是早就知道两人的心思,摸了摸胡子,悠闲开口:“想问事,就这态度?”
一听这话,郁时和林越同时起身,一个绕在善渊道长身后捏肩捶背,一个切茶倒茶,恭恭敬敬地递在善渊道长的手边。
“祖师爷~”郁时乖巧道:“我这力度怎么样呀?”
善渊道长满意点头:“不错,再往左边点。”
“好嘞!”郁时应着,给了林越一个眼神。
林越表示收到。
他清了清嗓子,朝善渊道长问道:“师父,您有没有觉得……这紫禁城里有什么不对劲?”
善渊道长睨了他一眼:“冤魂太多了?”
“我不是指这个。”林越摆摆手,“就是太庙的下面……”
“有龙?”善渊道长接过话。
林越一愣,忙不迭点头,“对对,师父您知道?”
善渊道长意味不明地给了他一个眼神,将喝完的茶杯放在桌上。
林越很有眼力见地重新添上茶水。
善渊道长顺着胡子,缓缓开口,“紫禁城下面的龙,早在明成祖朱棣被封燕王镇守京都时,便已存在……”
龙是天地之间的一种神兽,能上天飞行,下海潜水,其力量强大,能巨能细,能幽能明,呼风唤雨,翻江倒海。
从历史初期,龙便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被华夏民族当做图腾崇拜。
因为神龙威名,自古以来,历代皇帝都爱自称真龙天子。
其虽不是真龙转世,但其身上的确带有龙气,而这龙气,便能决定谁能成为皇帝。
在初期,华夏这片土地上,除三阳二阴五条龙脉外,还有许多小型龙脉。
每个生活在这些龙脉上的人,因为多年的滋养身上都带有龙的气运,也就是龙气。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历朝历代的皇帝代表了不同的龙,身负相对应的龙脉和气运。
龙脉的强弱,气运的多寡,决定了每位真龙天子能统治人间多久。
当一个旧皇龙气衰弱,另一个新皇龙气大涨,也将到了改朝换代之时。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保大明千秋万代,下令让刘伯温前往各地斩断龙脉,以此断绝各地有人借助龙脉滋补自身龙气。
但刘伯温斩龙脉时,遗留了长白山的龙脉。也因此,起源于长白山的后金出现,后覆灭明朝,建立清朝。
在明太祖朱元璋稳定天下后,有五人身负龙气。其中,身为当时的皇帝的朱元璋龙气最多,其次是太子朱标,次子朱棣。
第四位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因为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明太祖朱元璋最终决定传位于朱允炆,立他为皇太孙,导致原本排名第四的朱允炆的龙气超过第三的朱棣。
起初朱棣并未打算争抢皇位,但在朱允炆上位后,开始大力削藩,将哥哥藩王贬斥搏杀,导致朱棣受到严重威胁。
当时的朱棣被封燕王,镇守北平京都,因为自己和家人性命受到威胁,他决心谋反。
明面上装疯卖傻,背地里请养足兵力,请来一位得道高僧前去川西一带,抓来一条龙,圈养在朱棣北平京都的住所下。
本身镇守北平,占据北方气运的他,如今又有了西南的气运,两重叠加,龙气很快超过了朱允炆。
后来朱棣谋反成功,登上皇位成为明成祖,迁都北平京都,将最初的府邸扩修成如今的紫禁城,而那条来自川西的龙,便一直被镇压在紫禁城下。
经过几百年的时间,龙吸收了历代皇帝的龙气和人道百姓的信仰,滋养了自身的同时,又反哺给明朝,保障了明朝两百多年的基业。
“你们所感受到的气息,就是这紫禁城太庙下的神龙。”
善渊道长说着,抿了一口茶水。
林越听完,忙不迭追问:“师父,我今日感觉到这龙想要冲出镇压,不是错觉吧?”
善渊道长举杯的手一顿,叹了口气,说:“这不是错觉。紫禁城下面的龙啊,的确是想离开,重获自由。”
“当年它被抓来时,本就是被迫,不得已才蛰伏于此多年。如今大明衰微,崇祯帝龙气减弱,神龙自然起了心思,想要离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