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燔这个人,经常表现出既抠门又大方的两面性。
不熟的人或者觉得这是人作为创作者具备独特的价值观,又或者干脆觉得这货是个精分。
但熟悉的人都知道,陈燔就是偶尔脱线,比如什么再来一瓶这种小奖也能让他乐上好一会儿。
以及,他的物质欲也没那么高。衣服大半都是赞助,另一半是网购,只有几套正装是定制的——还是他媳妇儿给出得钱。
车也是赞助的。
名下的房产也就那么多——北京两套,老家一套(父母的名字)。
(丫丫比他多一套商住,目前是杨超月在住;另有一套在横店,但买了之后就没怎么在那边拍戏,所以总共没住几天。)
他给人的报酬永远是足足的,但又会对每一个大子儿的去处斤斤计较——去年他公司开了个老员工,原因是这位拿来报销出租车的发票是特么联号的!
而拍戏的时候,这货对布景装修建材门清不说,有时候去外地拍戏,他甚至会去当地的菜市场转一圈,然后评估下剧组盒饭的报价是不是合理……
老板是这德行,员工自然也有样学样,眼下的老王就在和人斤斤计较:“纸巾、一次性餐具这些你去山姆店买是便宜,但你特么算过油钱没有?还有这些塑料凳儿,这远郊哪个市场不比这边的便宜?上淘宝也行啊,记得要发票!”
老王这这这那那那的足足有小半天,负责采购的同事这才落荒而逃。
这让小成本电影导演出身的让杨庆大开眼界:我毕业后,中戏是不是开了‘成本控制’之类的新课?
就在杨导演琢磨是不是得回学校进修一下的时候,陈燔领着男主角到了片场。
……
杨庆很佩服陈燔。
不只是因为人在当年自己拍《夜.店》的时候拉了一把自己;更重要的事,陈燔这‘旺盛的创作能力’让他惊为天人。尤其是人拍那些底层边缘人物的故事,却永远能找到过审的底线——杨庆自己也喜欢这类题材,但他写了三个本子,没一个过审的。
《火锅英雄》的大纲,原本是三个青年抢银行的故事,也是怎么都过不了审的那种。
直到他有次他遇见陈燔,听说人正在构思《深夜食堂》的中国版——他瞬间想起了自己最爱吃的重庆火锅,这才有了灵感。
这也是为什么陈燔说想让自己接这个片子导演的时候,他答应的那么果断。
回想起来,第一次见陈燔还是在当年的《夜.店》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参奖的时候。时隔多年,人相貌也没什么大变化,只是气质似乎成熟了一点。
可能是因为对方成就更大了,也可能是因为当爹了;更有可能是头回见面是天正热的时候,陈燔穿着一身短裤短袖——现在才初夏,人穿着长裤衬衣,衬衣还掖在裤腰里头。
(这是丫丫建议陈燔穿成这样的,今天有记者会,其中有六公主的人。大导演从谏如流。)
相对来说杨庆就随意多了,鸭舌帽、牛仔裤、花衬衣,衣袖撸到手肘——这也引来了陈燔的调侃,后者指着人家的小臂:“纹身噶,黑社会?”
“给版权费了么?”宁皓调侃一句。他两个老兄弟的新片要开机,今天也跑来捧场。这货甩着自己的金链子往杨庆身边一凑,坐在这大排档的布景里活脱脱的就是俩社会大哥。
“我说你们哥儿几个家庭出生和燔子都差不多,看看燔子,再看看你俩,这都啥德行?”黄勃一边给自己换上袖套,一边打趣。
“勃子,你家很草根吗?以及,你的德行很牛X吗?”宁皓斜眼。黄勃父亲是和陈父一样,都是机关干部,甚至还要高一点——人家是市里的。
“那没你家厉害,好家伙,我前两天上网才知道,你‘煤二代’啊!”
“我爸妈干啥的别人不知道你不知道?”宁皓晃着头。他父母都是钢铁厂职工,就因为他说了句煤矿工常去的那个澡堂子木器抹黑的,于是网友就给他家扣上了土豪的属性。
“不过好像没有陈燔家来得‘显赫’!”杨庆笑呵呵。他父母在铁道系统工作,也是有编制的人。
随着陈燔的事业愈发有成,陈父的职位在网络传说里也是节节高升。先是被传是县长,后来说市级,现在又变成省里的高官。估计用不了几年就能进京,然后去海子里指点江山——“让中国电影,再次伟大!”
这哥儿几个上来不说电影,围绕着家境聊了好一会儿。也对,他们家里的条件还真就都差不多,大富大贵差得远,衣食无缺是真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刚出来闯荡社会的时候压力小一点儿,养老的压力也不大。
当然,这要放在某相声大师来说,这就叫‘草根出身,尝遍人情冷暖’。
这边哥儿几个聊了一会儿,就在沈滕等几个演员陆续换好妆容入场的时候,勃哥那边也准备好了大秀厨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