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道:“昔日孟达降魏,实乃出于无奈。”】
【“曹丕在位之时,爱其才,待之甚厚。”】
【“曹丕死后,曹叡继位。”】
【“朝中许多人嫉妒,孟达日夜不安,故存反心。”】
【“今闻丞相伐魏,想就地起事,将功折罪。”】
【“协助丞相,平定天下。”】
【诸葛亮踱来踱去,思考其中真伪。】
【李丰掏出一封书信:“丞相,此乃孟达亲笔书信,请丞相过目。”】
弹幕:
——“无奈?不救二爷!”
——“这叫tm无奈。”
——“重新定义‘无奈’。”
——“这二五仔,当时还鼓动刘封不救关羽,间接害死了关二哥。”
——“孟达老墙头草了。”
——“孟达身在曹营心在汉啊!”
——“怎么这么容易就投丞相了,这里面有诈吧。”
——“司马懿之计策????”
【诸葛亮接过书信观看后,眼中满含希望地说道:“孟达若能攻占洛阳,我再直取长安,西京定矣。”】
【“曹魏何愁不破。”】
【李丰接话道:“丞相,孟达正是此意,故小侄前来报喜。”】
【诸葛亮握着孟达书信,激动道:“此乃天大喜讯!”】
【诸葛亮对李丰道:“一路辛苦,且歇息去吧。”】
【李丰拱手:“谢丞相。”】
【马谡送走李丰后,折返后对捧着书信的诸葛亮道:“丞相,孟达举事,能否成功?”】
【诸葛亮道:“我大军逼近长安,曹魏防我于前,而不顾其后。”】
【“举事不难。”】
【诸葛亮捧着书信,眼中充满希望:“克复中原,重兴汉室,指日可待。指日可待呀!”】
【“哈哈,哈哈哈哈……”】
【马谡也跟着笑道:“丞相,孟达举事,当饮一杯。”】
【诸葛亮高兴道:“好,获此佳音,不妨小酌。”】
弹幕:
——“诸葛亮这么高兴,这事八成能行啊。”
——“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能拿下洛阳。”
——“孟达之前干的事情虽然挺操蛋的,但这一次真是立大功了。”
——“万一人家孟达就是去卧底的呢。”
——“孟达好棒,有你帮助,丞相这次真能赢。”
——“曹魏还是不行啊,这么大优势,结果要被推家了哈哈哈……”
——“曹操一死,曹魏领导层的能力直线下降。”
【“启禀丞相,有紧急军情。”】
【诸葛亮和马谡正在喝酒,斥侯前来报告。】
【“讲。”诸葛亮放下酒杯。】
【斥侯道:“魏主曹叡,一面亲领兵马,驾幸长安。”】
【马谡脸色大变,诸葛亮神情自若。】
【斥侯继续道:“另一面,则召司马懿复职,加封平西都督,尽起南阳诸路兵马,同至长安会和。”】
【诸葛亮听到司马懿复职,神色也不淡定了。】
——“还没喝呢,又来添堵了。”
——“唉,刚高兴了一会。”
——“隔着几个世纪,感觉都能听出一声卧槽。”
——“司马懿这么牛逼吗?诸葛亮听到曹叡御驾亲征都不慌,听到司马懿复制不淡定了?”
【诸葛亮放下酒杯,呆呆地坐下。】
【马谡不解地叫了声:“丞相。”】
【诸葛亮没有回答,而是对斥侯道:“再去仔细打探。”】
【“一有军情,速来禀报。”】
【见诸葛亮如此失落,马谡安慰道:“丞相,谅曹叡何足道哉。”】
【“他若来到长安,可就而擒之。”】
【“丞相,何故如此惊讶。”】
【诸葛亮叹息着摇了摇头:“曹叡何足惧。”】
【“所患者,唯司马懿一人而已。”】
【“今孟达欲举大事,若遇司马懿,其事必败。”】
【“孟达绝非司马懿对手,必为司马懿所擒。”】
【“孟达若死。”诸葛亮闭上双眼,遗憾地推演着结局,“中原不易得也。”】
【马谡建议道:“丞相,何不急修书信,令孟达小心提防。”】
【诸葛亮将酒杯放到马谡手上:“但愿孟达做事机密,不为司马懿所觉。”】
【诸葛亮起身,忙给孟达写了一封书信。】
——“这也太抬举司马懿了,司马懿有这么大的本事吗?”
——“收司马懿为徒怎么样?和姜维、马谡一起培养。”
——“曹叡也果断,两条建议都采纳了,御驾亲征加司马懿复职。”
【孟达收到书信后,异常高兴。】
【“呵呵呵呵……人言诸葛亮多心,今观此信,果然不假。”】
【孟达手下申耽问道:“孟将军,信中所言何事?”】
【孟达道:“诸葛亮在信中嘱我,极宜谨密,不可轻易托人。”】
【“小心从事,严防司马懿。”】
【“司马懿?”另一手下申仪好奇问道。】
【“哼。”孟达轻蔑地冷哼一声,“曹叡已恢复司马懿官职,令他起南阳诸路之兵马前去抗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