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顾子亦装作不经意的,轻声问她:“只有你一个人?”
“当然不啦。”梨梨笑盈盈的,“我还有爹爹娘亲呀!大哥哥要当大将军,二哥哥要管铺子,三哥哥以后肯定要入仕的,四哥哥应该会像司空爷爷一样走哪医哪,算来算去,到时候怕是只有五哥哥能时常相见了。”
可梨梨一点儿也不难过,哥哥们都会在自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多棒呀。
顾子亦目光沉了下来,一丝失落一闪而过,面色不变,心里的情绪被他掩饰的极好。
她说了这么多,没有一个字提到他。
顾子亦感觉自己泡进了酸水里。
街上热闹极了,提前到来的冷空气并没有过多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街道旁的摊子上仍有许多人在喝酒划拳,馄饨铺里的汤锅仍旧热气腾腾。
烟火气弥漫,人声鼎沸,安宁又祥和。
顾子亦手指捏的青白,若无其事地从旁边的小贩手里买了串糖葫芦递给身边蹦蹦跳跳的小姑娘。
本来没什么胃口的梨梨在闲聊之中也不知不觉散去了心中的郁闷,有些嘴馋了。
梨梨吃的专心,一颗又一颗,酸酸甜甜的。
等到这一串糖葫芦都要吃完了,才听得顾子亦又问了句:“那我呢?”
轻飘飘的散在冷风里,有些漫不经心,又有些小心翼翼。
似是随口一问,又像是深思熟虑了好久。
梨梨一愣,侧头看过去,顾子亦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一如既往的温润模样。
她嘴里还嚼着山楂,脆脆的声响和耳边的风声缠绕在一起,让梨梨一下子都没反应过来方才顾子亦是不是说了那句话。
梨梨的犹豫无疑又给了顾子亦闷声一拳,顾子亦扯着嘴角笑了笑,不甚走心地摇摇头:“没什么,我说要不要去吃你最爱吃的炸豆腐?”
“噢……”
“走吧。”
顾子亦率先往前走,整的梨梨有些不知所措。
方才殿下说了句什么?
‘那我呢?’
这是什么意思,殿下自然是在京城啊。
殿下日后是要继承大统的,自然是做一个勤勉爱民的好干部啦。
梨梨不明所以,发了一秒的呆。
顾子亦察觉她没跟上来,反回来牵她。
梨梨便也晃晃脑袋,懒得多想了。
天愈发的冷了,梨梨心里的预感也愈发强烈起来。
安定城算是顾子亦如今的大本营,梨梨听到的各方消息也多些。
今年天冷的太早,冷得有些不正常,百姓们多有忧愁,却也因为日渐提升的储粮没有太放在心上。
这让梨梨猛然惊醒,先前她一直把重点放在粮食上,却忘了人除了饿死还能被冷死。
照这般冷下去,若是百姓们没有准备,届时难免出事。
梨梨有些急切,云舒正给她从顾子亦那取了南林郡各地粮仓储粮量来,见她满脸愁容,不由得问道:“小姐,这是怎么了?”
梨梨拿过那仓簿:“我在想,这时候天就冷的不行了,到腊月该怎么办?”
云舒把窗子掩上,给暖炉加了点炭火:“殿下早在年初就已命人去各地采买银骨炭,小姐不必忧心。”
梨梨摇摇头:“可百姓们呢?这个天就得烧炭了,炭总有用完的一天,炭烧完了该怎么办?”
云舒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可多的她也不懂了:“小姐的意思是?”
“这些天我在城郊见到许多贫寒些的人家,他们的屋子大多是茅草屋,用泥土、茅草和木材建造。墙壁用泥土夯实而成,这种土墙的保暖性和坚固程度较差。屋顶用茅草覆盖,茅草屋顶容易漏雨,定期修缮也难以解决。”
云舒恍然大悟,以为梨梨是担心那些百姓无人理会,告诉她:“小姐,这些人家都是因为买不起城里的屋子才住在城郊的。但安定城可是边关大城,红鹰军驻扎在此,怎会对百姓不管不顾?老将军每年过年之前都会吩咐手下人去巡视一圈,视情况而定给每户发放一份石炭。”
梨梨沉吟片刻:“往年没那么冷,烧些炭熬一熬两个月也就过去了。可今年……”
云舒点点头,确实,今年太奇怪了,十月便入了冬,冷得刺骨。
“小姐说的也是,今年这天气真是奇怪,往年这个时候才刚穿上秋衣,今年都能穿袄子了。照这么下去,指不定安定城也要下大雪了。”
安定城在最南边,往年撑死了也就飘几颗米粒意思一下,顶多不超过三天。
但今年,可不好说咯。
“嗯,安定城从未下过大雪,百姓自然也不会想到把茅草屋加固到能抵抗大雪覆盖压塌。怕的就是万一下暴雪……所以我想着能不能帮那些百姓弄一弄屋子,或者别的什么法子?”
“下暴雪?”
云舒不太认同,要知道南林郡可是南晋气候最温和的地方,说不上四季如春,可也是气候宜人。
下雪也是秀气的小雪,连府城也极少有过大雪呢。
暴雪,怕是北边才会有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