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手机跟随自己的意念摇摇晃晃着,落到了自己抬起的手上,陆承泽总算松了口气。
果然是得要增加灵的标记数量,自己的想法没有出错。
因为标记存在时间的限制,陆承泽便趁着标记时间还未结束,开始对自己这个新的能力进行探索和熟悉。
当前自己打上‘灵识’标记的灵的数量,大概占自己体内‘灵’数量的一半左右。
而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现在拥有的对‘灵识’的主观能动控制,覆盖范围也就大概一米半不到两米的样子。
不知道随着灵的数量增多,覆盖的范围会不会变得更大。还是说能力不随数量增长而出现,而是随数量达到某个阶段而出现?
这点目前还有待考证,毕竟陆承泽现在的状态并不能支持他继续在这点上摸索。
不过目前应该能确定的是,当体内所有的灵都被打上‘灵识’的标记之后,应该就能现出自己的灵体了。
陆承泽一边熟悉着对这覆盖的一米半范围内事物的掌控,一边思考着这个能力还有没有其他可能的运用。
现在看下来,一米半范围内操控物体,听起来似乎很叼,但是实际上在战斗中的用处并不会很大,要产生能用于战斗的效果也需要很大的练习量。
有鉴于自己手机的结实性,陆承泽便暂时先选择它作为练习和熟悉能力的对象。
很快陆承泽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那就是操控范围内的物品,即使脱离了操控的范围,物体本身的性质是不会变的。
也就是说拿自己的手机举例,自己只要在范围内给通过自己的思想意志,给手机施加一个方向上的力,那么手机便会依照惯性向那个力的方向发射出去,就像扔石头一样。
这样一来,若是自己能够熟练掌握并且加以运用,就相当于自己拥有了远程攻击的手段,若是能不只控制一个物体,是不是自己以后在开战前便已经拥有了绝对优势。
如果由此再延伸呢?
陆承泽看着飘在自己眼前的手机,因为范围内的事物自身性质不变,所以在施加力的时候手机就已经在往那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
若是自己在施加力的时候,往相反的方向再施加一个力,让手机保持着相对静止,并在逐步增加力之后,突然收走相抵的力,那么手机是不是应该发射出去的速度就会更快一些。
想到就做,陆承泽爬到床尾对着床头,按照自己刚刚的想法试着将手机发射出去。
当然,目标终点是他刚刚立起来的枕头,他可不想因此而真的报废一部手机。
只是想象跟现实总是存在出入的,力的相抵开始很顺利,但是随着力的增大,陆承泽对手机的控制也越发艰难。
陆承泽索性放开了试,将力加到了自己能够承受的极限,然后最后一次向手机施加力的前一秒,撤走了相抵的力。
手机瞬间化作一道黑光,犹如离弦的箭,砰的一声打在枕头上发出一道沉闷的响声。
好在陆承泽事先想到了准头的问题,用被子铺在了枕头以外的附近以防万一。
刚刚手机发射出去的速度虽然看着很快,但是准头也离他自己一开始瞄准的方向,偏离了十万八千里。
虽然这个猜想算是成功落地实现了,但是成果却似乎并不值得欣喜。
首先是这个方式蓄力的时间太长,瞄准很难,其次威力看起来似乎也并不是很大,虽然确实会比自己单纯用手全力一丢的威力大。
但是这跟发射前的蓄力一起来看,收益就太低了些。尽管前者通过不断的练习,时间和瞄准精度上都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但也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敌人不会给你这个机会,况且敌人看到了还能躲。
所以这么看来,能够用出的场景也就是跟自己那天在隧道口的情况一样吧,用作出其不意的偷袭手段。
说起来,当时的情况那把障刀的位置,似乎离自己不止一米半的距离。
也就是说,自己这个覆盖范围确实还有提升的空间了。
不过,这个问题先暂时不考虑,毕竟他的状态在这次标记时间结束之后就该休息了,现在还是先将目光放到这个操控物体的状态上吧。
陆承泽睁开眼睛,在将手机发射出去以后,他闭眼感知了一下自己体内‘灵识’标记的消耗情况。
当然,这也是他通过灵体出现前后的变化所作出的推测,不过陆承泽感觉也八九不离十就是了。
‘灵识’的标记肉眼可见的被消耗掉了一部分,按这情况来看,自己一次标记也就够这样用个三到四次,若是物体更大,估计消耗的也会更多。
这么一想,这招的收益比好像更低了一些。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便快捷,又能有显着效果的利用方法呢?
陆承泽开始回忆起自己踏入思想界以来,只是单用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的几场战斗,其中最凶险的当然是他那晚在隧道口跟傲因的搏杀了。
其他的战斗像是跟空湮会的小偷,跟陈奕文的切磋,对战的凶险度和强度实际上都不太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