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洪回电道:“皇上放心,我会安排专门的官吏,来负责接待。”
叶坤又说道:“以后可以考虑,专门成立一个海外原住民旅游接待局。因为大宋岛大唐岛,还有其他海外封地的原住民,也会组团来觐见。这要形成一个长期的制度,花点钱,但是可以震慑那些原住民,加强融合。”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不容易啊。
只有让海外封地的原住民,都彻底臣服,才能完成彻底融合。
还有第一代海外移民的子女,也长大了,也该让那些生长在海外的孩子,回故国看一看,增强对故国和故乡的感情。
这样的活动,能增加海外移民二代三代,对故国的感情,对华夏的认同。
当然,这么一来,又要花很多钱。
落实了土着旅游团的接待问题,叶坤又在调研夷州岛的造船厂。
还有系列群岛的管理问题。
夷州岛向南,通向南洋,有一溜群岛。
向北通向东华长岛,还有更多的群岛。
这些小岛的管辖和归属,现在还不明确,只是都属于华夏,都已经勒石立碑了。
大一些的岛屿,都派了驻军,建设了港口小城。
可是还有许多岛屿,面积也不小,却无人驻守。
叶乐生的意思,暂时不管,等以后人口再多一些,就移民过去。
叶坤却认为,这些岛屿容易滋生海盗,必须控制起来,否则海盗强大起来,就会成为心腹大患。
父子俩为了这个事,研究了两三天,决定还是先派人,进行细致考察和测绘,取得这些岛屿的全部资料,再做决定。
叶封又发来电报,说朝廷的财政,有些紧张了。
以前有罗马帝国的进贡,白花花的银子,黄灿灿的金子,都流入了华夏。
现在不行了,罗马帝国被消灭了,西方的财富,无非再流入华夏了。
叶坤思考了许久,回电叶封和诸葛洪:
“已经成熟的海外地区,以后要移民,自己出钱,朝廷不再承担费用。比如大唐岛,大宋岛,交址天竺和地中海一带,还有石油半岛,一视同仁。
南洋赤道群岛和西海大陆,刚刚开发,还需要大力支持。财政开支方面,可以适当提高大运河和铁路的税收。再不行,就提高国内工业产品价格,从民间吸取财富。”
实在不够,叶坤还有最后一招,就是打击贪官,抄家。
还有各行业的资本金,也可以敲诈一些。
民间有钱了,义务教育也可以取消,开始慢慢收费。
医疗方面,也能转向盈利化。
几十年来,医疗和教育,都是朝廷疯狂投钱的,现在已经有了基础,也可以减少投入了。
诸葛洪提出了另一个思路,那就是交址和天竺,现在已经全面郡县化,当年承诺的免税期,也陆续到了,应该恢复征税。
如果交址和天竺恢复征税,就能解决全部财政问题。
叶坤答应了诸葛洪的提议,还给他写了一篇社论,先发给各地官吏,阐明其中利害。
等宣传到位了,就开始收税。
一开始少一点,以免大家抵触。
等登记结束,大家也形成习惯了,再慢慢加税,直到和华夏九州税率相同。
海外封王之中,最有钱的是叶蜀生和皇甫琳,还有黄敬祖、上官麟。
因为那么大的罗马帝国,就被他们几个瓜分了。
他们现在是要钱有钱,要土地有土地。
就是手下的汉人还不多。
叶坤鼓励叶蜀生等人:“你们已经在海外扎根,拥有广漠肥沃的疆土,应该出点钱,继续移民。可以把你们沾亲带故的,都从华夏接过来。人手不够,就出钱,让朝廷安排。”
皇甫琳最先响应,自己派船回去,又接了上万人,移民到西牙半岛。
所有费用,都是自理的。
叶蜀生为了壮大势力,也开始疯狂移民。
他将年轻的罗马男子,送去天竺和交址的农场做劳工,换取一定的报酬。又从华夏九州,将愿意移民的年轻人带回来。
罗马帝国虽然灭亡了,但是罗马的人口,还是很多。
几千万人啊。
仅仅奴隶数量,就有上千万。
叶坤想过,把这些奴隶全部放了,给他们自由民的身份。
可是不行,安排不过来。
罗马国上千年的传统,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一旦这么做,也会引起罗马大小奴隶主的反对。
叶蜀生掌管罗马,目前还得依靠这些奴隶主的帮助,利用他们来管理罗马。
如果把奴隶主全部杀了,那就乱套了。
叶蜀生挑选一部分年轻的罗马奴隶,送去交址和天竺,也算是帮了他们。
因为交址和天竺条件好,有的吃。
农场主又换成了华夏人,知道什么叫人文关怀。
叶蜀生也知道他老子的意思,朝廷财政没钱了。
于是,主动给了千万两白银,算是对朝廷的进贡。
叶封收到这批银子,很开心,发电报给他老子商量,想对海外各大封地,定下常例,让海外封王,每年上贡固定数目的金银。
叶坤却不答应,回电道:
“海外各地封王的进贡,每年意思到就行了。华夏九州的资源,能保证发展。更何况,你还有交址天竺和石油半岛。这几个地方,现在都不需要投入,开始反哺朝廷了。
你的弟弟们在海外,也不容易。你作为大哥,要关照他们。实在没钱,可以找他们借,但是不能强制摊派。”
海外封地的发展,刚刚开始,比华夏更难。
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
对海外封王压榨过重,会造成两个后果。
一,海外封地发展不起来,最后被原住民赶走,或者华夏移民反向融入原住民。
二,封王造反,彻底不认华夏老祖宗了,自立为帝,从此割据,甚至变成仇人。
这两个后果,都是叶坤不想看到的。
叶坤也知道,华夏大汉帝国,不可能永久控制海外这么大的地方。
能让他们承认华夏老祖宗,作为附庸国存在,就是最好的结局!
叶封接到他老子的回电,不敢违抗,表示会按照老爹的意思去办。
十月底,叶坤正在校场练兵。
谭金刚来报:“皇太爷,我爷爷漂洋过海,来看你了!”
“你爷爷来了?”
叶坤又惊又喜,笑道:“你爷爷这一把老骨头,硬朗啊,竟然过来看我。快,带我去见他!”
喜欢史上第一豪横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史上第一豪横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