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上半场的表现, 英格兰在防守端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克罗地亚强大的中场。李昂和亨德森的表现还算稳定,但阿里在上半场几乎被拉基蒂奇和莫德里奇完全压制, 让他在场上的存在感几乎消失。
阿里在面对克罗地亚的压迫时,显得毫无办法,甚至很难参与到进攻的组织中。 索斯盖特看着眼前的战术板,心里有了决定——调整阵容,增强中场的控制力, 让英格兰在下半场更好地抵挡克罗地亚的进攻,并寻找更多的反击机会。
最终,索斯盖特决定做出换人调整。
他站起身,看向队员们,冷静地说道:“我们现在做出调整,把斯特林换下,换上林加德。我们需要在中场增加更多的控制力,林加德在前场的活动能力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传球选择和空间。”
李昂听到这个决定后,心中有些无奈。
虽然这个调整从战术上看是合理的,但现在英格兰中场集齐了”卧龙凤雏“,林加德加阿里这一对组合。
最怕的就是两个中场球员在场上没有踢明白,反而互相制约。
更衣室里,索斯盖特给队员们做了简短的战术布置, 他说:“我们领先一球,但下半场克罗地亚肯定会加大攻势,他们的反击非常迅速,莫德里奇和拉基蒂奇的配合非常危险。我们需要加快中场的反应速度,不给对方太多的空间,尤其是莫德里奇,他的控球和调度能力无与伦比,我们必须通过压迫他来限制他的发挥。”
易边再战, 伴随着主裁判的哨声,比赛再次开始。
下半场的节奏明显变得更加激烈,尤其是克罗地亚队,在落后一球的情况下,显然决定加大进攻力度,争取尽快扳平比分。
两队再次开始在中场展开剧烈的争夺,克罗地亚的球员明显动作变得更加大,他们不仅仅依靠技术和传控,还开始依靠更为激烈的身体对抗,试图通过冲撞和逼抢来打破英格兰的防线。
第46分钟,布罗佐维奇在中场再次快速插上, 试图抢断李昂的控球权。
在此过程中,布罗佐维奇铲倒了李昂,他这一脚非常具有攻击性,似乎是故意用力量来阻挡李昂的进攻节奏。
李昂痛苦地倒地,布罗佐维奇并没有得到任何警告,反而继续加大了对英格兰中场的压迫。
林加德在旁边看到这一幕,立刻火冒三丈,心想:作为小弟该好好表现了,你他妈的居然敢铲我大哥!?
于是他立刻冲过去,站到布罗佐维奇面前,开始与他顶牛。
林加德虽然身材不高,但性格火爆,他拼尽全力想通过对抗和喊话来激怒布罗佐维奇。
两人在场上争执不下,气氛瞬间变得异常紧张。
李昂在倒地后稍作恢复,看见林加德正在找茬,马上爬起来,走过去拉开了林加德,心里暗道:这林加德真是莫名其妙, 我被铲了,你居然抢我镜头?
李昂心里有些无奈,他低头拍拍自己的膝盖,准备继续参与比赛。
比赛继续进行,双方的对抗愈发激烈。
克罗地亚为了尽快扳平比分,已经开始不惜代价地进行拼抢。
中场的布罗佐维奇、拉基蒂奇以及莫德里奇不停地压制着英格兰的中场。
李昂与莫德里奇的较量依旧是比赛的核心,双方在中场展开了一次次的技术对抗。
第54分钟,英格兰的沃克在干扰对方快速发界外球时与佩里西奇发生了摩擦,两人身体碰撞,佩里西奇愤怒地向沃克指责,认为他阻碍了自己的发球。
沃克则没有后退,明显不想给佩里西奇太多机会。
主裁判看到这一幕,跑了过来,立刻给沃克出示了黄牌。
李昂的眼神开始变得警觉,他注意到,克罗地亚的球员开始对英格兰的防守产生更多的抵触情绪,从布罗佐维奇到佩里西奇,每一次他们做出的动作都带着明显的敌意。
李昂也知道,克罗地亚的这种情绪可能会让比赛变得更加不稳定,所以他尽量保持冷静,现在领先的情况不能上头啊。
比赛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随着克罗地亚进攻压力的加大,英格兰队的后防线变得愈加紧张。
第63分钟, 英格兰发动了一个快速反击,凯恩接到李昂的传球,快速带球突破进入禁区。
就在这时,维达突然从背后进行防守干扰, 对凯恩做出了强烈的身体对抗。凯恩在倒地后迅速站起,看着主裁判,显然认为自己在禁区内被犯规了,但主裁判并没有吹罚点球,表示这并不构成犯规,比赛继续。
李昂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禁生气, 但他没有表露出来,反而专注地重新投入到比赛中。
第68分钟, 比赛的节奏愈发加快,克罗地亚的攻势逐渐压制了英格兰的防守。阿什利·杨在自己左翼控球时,突然被弗尔萨利科强力抢断,弗尔萨利科迅速带球向前, 将球传给了右路的佩里西奇。
佩里西奇并没有急于突破,而是冷静地观察了周围的防守,迅速起脚, 45度角的精准传中直接送到了禁区。沃克此时看漏了佩里西奇的位置,佩里西奇利用这一空档,快速起脚左脚凌空将球垫入球门右侧死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