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些题目呈现在众人面前时,李泰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立刻投入到解题之中。与此同时,李治、晋阳公主以及衡山公主也各自挑选了一道题目开始思考解答。
刘君邛将目光转向一旁娴静的长乐公主,轻声问道:“长乐,你要不要也尝试一下呢?”只见长乐公主微微抿嘴一笑,柔声回应道:“还是算了吧,你会不就等于我会了吗?我可不想去当众出丑啦。”
说罢,她轻轻摇了摇头,姿态优雅地站在一旁观望着其他人解题。
时间缓缓流逝,大约过去了半个时辰之后,李泰终于成功地解开了加减乘除的运算问题。不仅如此,就连难度较高的一元一次方程数学题,他也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强硬的解题方法找到了答案。
再看李治这边,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总算勉勉强强地解答出了一些计算量较小的题目,但面对两位数的乘除法时,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最终未能顺利完成。
而晋阳公主和衡山公主姐妹俩,则仅仅只会做加减法而已。对于乘法和除法这样较为复杂的运算概念,她们完全摸不着头脑,一脸茫然,仿佛这是什么神秘莫测的知识领域一般。
最后,刘君邛逐一拿过他们所给出的答案,并仔细检查核对。此时,他心中对每个人的数学水平已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他看来,晋阳公主和衡山公主目前的数学能力大概处于小学二年级的水准;而李治则稍好一些,可以达到小学三年级的水平。
李泰的情况稍微好些,如果单从他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来看(暂且不论其奥数水平),大致相当于一名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普普通通的学生罢了。
此时,李泰看到刘君邛一直盯着他们所写下的答案,半晌都没有开口说一句话,心中不禁焦急万分。于是乎,他迫不及待地凑上前去,满脸期待地问道:“君邛兄,不知我此番所写之答案究竟如何呀?”
刘君邛听到李泰发问,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轻声回应道:“魏王殿下,您这里面有一部分题目算是做错啦,还有一些呢,虽说最终答案倒是正确无误,但那解题过程却是大错特错哟。”
李泰一听这话,顿时慌了神,连忙追问起来:“哎呀!那到底哪些地方出错了呢?烦请君邛兄快快指点于我。”
刘君邛见状,赶忙伸手朝着其中一道关于两位数相乘的题目指去,并缓声道:“就拿这道题来说吧,若是依照咱们大唐所用之数字来进行计算,理应如此这般……”紧接着,刘君邛便将那竖式乘除法的具体运算方法仔仔细细、从头到尾地向众人讲解了一番。
待刘君邛讲解完毕之后,李泰瞬间恍然大悟,瞪大了眼睛惊叹道:“天哪!原来竟能如此计算么?此种算法当真是便捷迅速至极啊!依我看来,它可比那传统的算筹要快捷方便得多哩!”
一旁的晋阳公主闻听此言,亦是喜不自禁,欢快地拍起手来,娇声说道:“哈哈,本公主也学会啦!我之前可是学过九九倍数的哟,如今再结合此等神奇的算法,想要快速得出答案简直易如反掌呐!”
刘君邛看着眼前的小兕子,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丝惊讶之色。只见小兕子眨巴着灵动的大眼睛,思维敏捷地回答着他提出的问题,而且还能够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巧妙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刘君邛忍不住对小兕子竖起了大拇指,赞叹道:“小兕子真是太聪明啦!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能如此迅速地理清思路,做到举一反三。看来呀,你在算学方面可是有着非凡的天赋呢!”
听到刘君邛的夸奖,晋阳公主顿时喜笑颜开,一天的欢乐都写在了那张可爱的小脸上。她兴奋地说道:“真哒?太好了!君邛哥哥,那你快教教我更多关于算学的知识好不好嘛?”
就在这时,一旁的李泰也开口附和道:“对啊,君邛。你这新式的算学方法确实精妙绝伦,相比起王孝通所传授的那些传统算学,我觉得你的教法更为系统、精准。要不这样吧,你不如去国子监担任教授一职,把这种先进的算学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学子们。”
然而,刘君邛一听这话,却连连摆手摇头,表示拒绝。他苦笑着解释道:“哎呀,可别啊!我如今手头上已经积压了一大堆事务等着处理呢,如果再跑去国子监教书,那我可真是分身乏术,一点儿空闲时间都没有咯!”
李世民听闻此言,微微颔首表示理解。他轻抚着下巴处的一小撮胡须,思考片刻后说道:“既然如此,那日后等青雀在工部当差时,君邛你要是有空余时间,就单独教导一下他吧。”
刘君邛当即应承下来,并补充道:“这自然没问题,不过我打算每天给魏王布置一些相关的题目,先让他自行尝试解答。若是遇到困难解不出来的地方,我再给他讲解其中涉及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李泰听闻此言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如此这般,倒也未尝不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