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政务时,更加深思熟虑,考虑周全。
不过,令人瞩目的是,目前这两位在朝堂上举足轻重的话事人,都并未明确站队,似乎都在维持着某种微妙的平衡。
至于朝中其他臣工的情况,则错综复杂,难以一一详述。
在商业布局方面,四海商行的进展十分顺利。
吴国公府与贤王府之间达成了一项神秘的交易,双方以长江为界,划分商业势力范围。
长江以北的生意归吴国公府所有,长江以南则归贤王府掌控。
明眼人都能轻易看出,在这场交易中,吴国公府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但王清晨作为知晓内情的人,却对这一结果表示赞同。
因为在此之前,吴国公府针对贤王府展开了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连环打击,打得贤王府节节败退,甚至为此损失了好几个得力管事。
最后,还是贤王亲自出面,才使得双方达成和解。
毕竟在生意场上,不能把对手逼得太绝,否则一旦对方鱼死网破,最终只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那就得不偿失了。
除了与吴国公府的商业合作,王清晨为郑良精心准备的商业版图,也在大朔范围内迅速开枝散叶。
目前,这一商业布局规模可控,收益颇为可观,从长远来看,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
“早上族长来家里找你,说是在你临走之前,要在村里摆上两桌酒席,和族人好好告个别,你看怎么样?”源冰轻声说道。
“这是应有之意。”王清晨微微点头,或许是预感到此行进京,归期遥遥,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到家乡。
所以老族长才有了这样贴心的提议。想到这里,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浓浓的惆怅。
“那爹娘肯定开心极了。”源冰笑着说道,仿佛已经看到了父母脸上洋溢的笑容。
“嗯,时间还早,我一会儿去祖坟那里再上炷香。下次回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王清晨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此次离开之后,再回到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恐怕真的要等到很久以后了。
“太好了,又能吃席了!”小家伙年纪尚小,对吃席这件事有着超乎寻常的热衷,一听到这个消息,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你啊!”源冰一脸宠溺地伸出手,轻轻扭了扭小家伙的小鼻子,眼中满是笑意。
……
和村里人正式告别之后,王清晨便带着柴家和四叔一家踏上了前往京师的路途。
“有时间多回老家看看!”王家此次离开的阵仗不小,族人们一直热情地相送到镇上,才恋恋不舍地停下脚步。
尤其是老族长和王清晨收养的一众弟子,眼中满是不舍之情。
他们的目光紧紧追随着王清晨一行人的身影,仿佛要将这一刻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书要苦读,武要勤练,心要坚守。”王清晨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眼前的弟子们,郑重地说出了这句话。
也不管他们年纪尚小,是否能够完全听懂其中的深意,这算是他离开之前,对弟子们最后的叮嘱与期望。
王清晨早已安排妥当,在他离开之后,弟子们的课业将由郑良雇佣的夫子代为教授。
不过,这些课程并非是为了科举考试而设置,而是专门为了培养商业人才而准备的。
在他目前的商业布局中,这样的专业人才正是最为紧缺的。
至于为什么不带上这些年幼的弟子一同前往京师,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年纪实在太小,现在带在身边也派不上什么用场,反而可能会因为照顾他们而分心。
另一方面,此次出行车队规模有限,如果带上这么多孩子,实在太过显眼,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五哥,我们还要多久才能到啊!”问话的是四叔最小的儿子王清缘,今年七岁有余,小小年纪便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慧,堪称一个小学霸。
如今,他已经开始熟练地背诵《论语》了。
而且这孩子十分有灵性,如果将来立志于科举之路,说不定真能取得一番不错的成就。
不像王清雉和王清俊兄弟俩,如今性格越发像四叔,一半圆滑,一半老实。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与王清晨之间,也不像小时候那般亲近了,相处起来,总感觉有一种陌生的疏离感。
“明日就差不多了!”王清晨耐心地回答。
因为此行带着众多家眷,而且时间相对充足,所以他并没有刻意催促赶路。
一路上,他们几乎都选择在村镇留宿,这样众人也不至于因为长途跋涉而过于疲乏,能够保持较为良好的状态。
“京师真的有好多好吃的吗?”小家伙一脸好奇地问道,显然是之前瑾哥儿向他显摆过京师的美食,这才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当然了,肯定比村子里多很多。我都吃过,虽然我不记得了。”说起这个,小家伙一下子来了精神,虽然他根本不记得自己吃过哪些京师的美食,但还是煞有其事地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