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预防洪涝不容忽视。
如此大规模的积雪消融,对于河边的淤田而言,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若不提前采取措施,田亩受损事小,一旦引发洪涝灾害,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过,在族人眼中,田亩乃是他们的命根子,损失田亩或许是他们更难以忍受的事情。
……
“祭祖?”此时天空放晴,祠堂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显然是族长叫来的。王清晨万万没想到,天晴之后,族里商议的第一件事,竟然是祭祖,而且全体族人一致同意。
“爹知道你有话说,有事做,只是族长已经决定了,此事还需要你的支持。”王父在一旁轻声劝说。
他知道自家儿子一心为族里着想,所要做的各项事都是为了村子的长远发展。然而,宗族之事有时就是这般无奈,传统和习俗的力量根深蒂固。
“啊……”王清晨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般抗拒。抛开封建与否不谈,在他看来,这就如同前世的誓师大会。在大灾大难面前,一场祭祖仪式或许更能凝聚族人的团结之心。有时候,一面旗帜或者一种精神图腾,在鼓舞士气、坚定信念方面,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我知道了,族长需要我做什么?”与其无谓地争辩,不如积极配合,加快各项事务的进程。
……
“列祖列宗在上,今吾王氏,遭逢白灾,天地素裹,山河失色。连日暴雪,致屋舍倾颓,道路阻绝,田亩被埋,人畜多伤。
往昔太平之时,我等蒙祖宗庇佑,风调雨顺,家兴人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皆顺遂如意。
如今大难蒙临,子孙惶恐,然亦知祖宗福泽深厚,必不置吾辈于不顾。
望列祖列宗显灵,庇佑乡族大地,速驱严寒,化雪为润,使天地回暖,万物复苏。
庇佑生者平安康健,伤者速愈,病者康复;愿流离失所之人皆能重归家园,重建屋舍,再兴家业。
愿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仓廪充实,百姓富足。
吾等后世子孙,定当铭记祖宗遗训,守望相助,共度时艰。
灾后必敬修宗庙,勤祭祖先,以表感恩追思之情。祈祖宗永享福食,福泽绵延,护佑家族昌盛,永享太平。
”
“吾等后世子孙,定当铭记祖宗遗训,守望相助,共度时艰。
灾后必敬修宗庙,勤祭祖先,以表感恩追思之情。祈祖宗永享福食,福泽绵延,护佑家族昌盛,永享太平。”
“吾等后世子孙,定当铭记祖宗遗训,守望相助,共度时艰。
灾后必敬修宗庙,勤祭祖先,以表感恩追思之情。祈祖宗永享福食,福泽绵延,护佑家族昌盛,永享太平。”
(重要的事情念三遍)
……
随着裕老头中气十足地将祷词念完,包括王清晨在内的所有人,心中都涌起一股暖流,仿佛瞬间感受到了祖先的庇佑。
尽管在一些族人听来,这些祷词或许有些繁文缛节,但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力量,却如此真切,直击人心。
这便是文字的力量。
“小五,你写的这祷词真是提气!我现在感觉浑身热乎乎的,一点都不冷了。”一些与王清晨同辈的年轻人,此时只觉得胸中涌动着一股热烈的豪情。
“就是,小五,你家缺粮不?一会我给你送点去。”有些仗义的族人拍着胸脯说道。
“我家还有些药材呢,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一位妇人在一旁温柔地说。
“这点小雪算啥,我这膀子一甩,一会儿就能把活儿都干完,根本不够热身的。”一个年轻小伙子夸张地挥舞着手臂,吹起牛来。
在这艰难时刻,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尤为可贵。
精神的统一,往往是走向胜利的开端。
王清晨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欣慰。看来,这次祭祖确实很有必要,裕老头此举,颇具先见之明。
……
“大家听我说!”裕老头站在祠堂门口刚刚为祭祖清理出来的空地上,对着围拢过来的族人高声说道。
“这场雪灾虽然厉害,但咱们村子底子好,损失不算大。大家别慌,咱们一起想办法,肯定能渡过难关。
家里粮食多的,匀点给缺粮的;房子坏了的,大伙一起帮忙修。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裕老头是个有担当的,这也是答应王清晨的。
“大家还记得前几年的灾情吗?全都是缺粮闹的,这雪一化,其他缺粮的村子肯定难过,为防万一,从今天起,咱们村里的小伙子们分成几拨,轮流巡逻。”
“行,族长,我们都听你的,尽管吩咐就是!”村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纷纷应和,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这个由五郎负责,村中青壮全由五郎调遣,至于如何做,他会教给你们”裕老头直接说道。
说着便给王清晨递了眼神这才继续说道。
“此外,积雪消融,河水肯定要涨,河边的田亩各家都有不少,如何防范大家要拿个章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