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翰林院是真的穷,学其他衙门搞面条就有些入不敷出,更别提大鱼大肉。
秃噜完面,桌上还有五六碟菜,都是应季的菜蔬,其中参杂了些彘肉(猪肉)。
挑挑拣拣没有人想吃猪肉,生产力落后的时代,连人有时候都吃不饱更不提养猪。
说出来有点犯恶心,猪都是养在茅厕里面的,古代的茅厕会挖很深,这也是为什么频频有掉粪坑被淹死的事情传出,百姓把猪养在茅坑底部,它们就跟村里沤肥一样,养着猪。
这么个情况,谁愿意吃啊!
加之,古代的猪肉很膻,达官显贵有钱都会吃羊肉,没人愿意碰这种肉,只有百姓穷苦,有的吃就不错了,根本没机会挑。
唐朝是吃羊肉的巅峰,一首首诗词都有证明。
宋朝也不例外,羊肉同样是吃肉的首选,就像苏轼所作“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
这哥们不止是赞赏羊肉,猪肉也是这位老兄带火的,东坡肉可是经典永流传达千年之久。
不过李承平严重怀疑,这位仁兄不是真的觉得古代的猪肉好吃,多半是后面一路贬官,俸禄低的可怜,连地都要自己种,委实吃不起羊肉,只得退而求其次。
没人愿意动桌上的桌肉,但古代就没有浪费粮食的说法。
不仅李承平是农家出身,还有好几位庶吉士家里也都是寻常人家,见不得剩下,米饭少添些就是。
大家多少都收着力,等着下值后李承平请客。
喜欢科举,寒门读书郎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科举,寒门读书郎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