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时,李承平和柳安一人背了个书箱,竹子晒干制成,轻便不大,正好装下所带的书籍笔墨。
大概是没思虑好,洛南山点评的笔迟迟没有落下,回过头来再次看了一遍策论。
李承平的文章内容并不是很多,是洛南山讲道时,针对所问问题所做。
越看洛南山越觉得李承平有趣,别人都是拿提前写好的文章过来,有些为了邀得他的夸赞,希望在圈子里面扬名,而特意修改。
李承平却临场发挥,勇敢阐述自己对礼法的观点。
抬眼再次打量起李承平一圈,洛南山没有再以他是赵琳的弟子看他,此子勇气可嘉,难道就不怕与自己感念相悖,被自己出言打击。
认真看过后,洛南山抚须轻笑,冲着李承平笑道:“你的文章观点很独特,惹人深思。”
“可是!”洛南山话音一转,道:“你师父与我多年好友,你的文章我也很喜欢,所以不藏着掖着,直言告诉你,我对这篇文章的想法。”
“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欢这篇文章的爱则爱死,不喜者,则眉头紧皱。”
李承平恭敬道:“请洛师指点。”
洛南山点点头道:“文章很务实,从上古到今昔,古今礼法总结到位,却不显拖沓,可其中某些想法,只是你一家之言,难以服众,认同的主考官,便是榜首也能取得,若看不上眼,恐怕会弃之。”
等洛南山说完,李承平登时就觉得自己这次没来错。
这篇文章,本就是自己随性而为,认可与不认可主要看人。
李承平在科场上是不会这么鲁莽的,最起码会提前了解学政为何人。
喜欢科举,寒门读书郎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科举,寒门读书郎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