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老爹的背影,李承平多少有点梦幻,自己的读书之路再次开启。
关中书院位于西安府西城的一条街道上,西城本就是达官显贵居住所在,没有密集林立的商铺,因此环境显得很是清幽宜人。
整座院落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讲学、藏书、祭祀。
大概是某个大儒的佳作,门口挂着“关中书院”的匾额,装饰简洁大方,配合着里面的读书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学习氛围。
在书院进学的学子大约有百来人,夫子数位,山长则是当世大儒赵琳,师资力量可谓是雄厚。
关中书院虽然是私学,但并不在乎学生的身份,只要有真才实学,通过测验均可入学,而且不收学子束修,只需缴纳每季的餐食费用即可。
书院每年大概是在春、秋时招收学子,李承平来的有点晚,但好在有着马知县的推荐信。
至于为什么不收束修,想来的是对学子的一种投资,可以说的拉拢读书种子。
经营书院的钱财,大多来自西北大族豪绅的捐助,目的就为了与这些优秀学子搭上关系,算是古代版的天使投资。
私学的兴办大多是抱有相似的目的,学子与这些投资人互利互惠,双方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而且两者关系十分微妙,学子来此进学同样有着结识同窗,发展人脉的想法。
学子入学是有条件的,年纪最大不得超过二十五岁,且最低童生身份,幼年成名者不算。
喜欢科举,寒门读书郎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科举,寒门读书郎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