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说,老祖宗们就理解了。
“啧,这个方法好。”
他们对此很感兴趣。
【嗯,什么叫框架结构?】
而周筱则对结构感兴趣。
【很简单啊,框架结构就是受力构件是梁、柱的建筑物,与之相反的就是砖混结构,主要受力构件是墙,所以,你看我们这个是先浇筑梁板柱再砌砖,而如果是砖混结构,就会先砌砖,然后浇筑梁板柱……】
“原来如此!”
对此,历朝历代古人直呼内行。
因为他们只会砖混结构。
毕竟,很少用这些东西。
而框架结构瞬间就理解了。
柱子和梁承重,连接成一个个框架,中间不承重的就是砖墙。
随后,周汶还带周筱看了框架结构中间的各种构造柱,圈梁,以及门窗过梁,并讲解原理。
【这些都称之为二次结构,构造柱和圈梁主要为了连接和形成整体,起到抗震作用。门窗过梁则是保证上部砌体的稳定性并传递荷载。】
“嗯嗯,懂了懂了!”
老祖宗们一个劲的点头,表示理解。
【接下来的工序就是抹灰了。】
说着周汶带着周筱前往抹灰区域。
就看到砌砖完毕的地方,已经开始抹灰。
不少人拿着一圈圈铁丝网在钉,也有人拿着扫把沾满灰浆,拍在墙上。
抹灰师傅则一边抹灰,一边铺满一层软软的网格布。
【抹灰之前一般都要挂网,主要是砖墙与混凝土接触的位置,为了避免以后开裂,给它挂一到钢丝网能减少这个问题的出现,当然,最好是砖墙砌筑完毕后,等几天再抹灰最好,这样砖墙沉降完毕,中间的灰缝完全凝固,就不会开裂。】
周筱听得连连点头。
看着那横梁与砖墙的接触位置,这要是不挂网,以后那个开裂了,不就漏水了嘛?
确实该挂网。
“言之有理!”
对此,老祖宗们也是认可的,道理很简单,都能轻松的理解。
【至于这个拿着扫把拍打墙面,则是弹浆,你看,弹上这种一颗颗的灰浆,是不是接触面积就凹凸不平了?这样更易于抹灰!而工人师傅手中的网,俗名叫网格布,学名叫玻纤网,也是为了抹灰开裂的,防止掉落。】
紧接着,周汶又带着周筱去下一层。
就看到不少工人在安装窗框。
周汶介绍说,一般砌墙完毕后都是安装窗口,然后抹灰,填满窗框四周的空隙,最后清理干净了再装玻璃。
这样就避免了窗框安装完毕再抹灰,把窗玻璃弄脏,多一道清理的工序,多花费钱。
甚至于,很多公司都会等外墙漆喷完之后才安装玻璃。
而地砖一般是最后才贴的。
陆陆续续看过来,历朝历代古人算是对后世的建筑流程有了一个大致的印像。
随后,周汶再带着往前走。
看到一个正在搭设架子的单体。
【这个叫做液体工铵厂房,边上就是五金库,正好是我复杂的单体。】
周汶说着就向前走去。
周筱手持手机,转了一圈,让历朝历代老祖宗们看了看四周的状况,在跟着周汶走去。
走到近处,周汶介绍道。
【你们看啊,现在是在搭设架子,脚手架一般分内外,外架主要是安全防护作用,搭设起来后就会挂网,同时也是施工平台,关模,抹灰,甚至是浇筑混凝土像是在这上面进行的。
而内架,一般叫做满堂架,就是承载建筑板面的荷载,超过一定高度,还得请专家论证的。】
一众古人看去,就看到那些架子工熟稔的将一根根钢管拿起,搭接,连接,极其专业。
“就是感觉背个绳子太不方便了!”
看到那些架子工身上都背着安全带,老祖宗们就感觉很不方便。
他们看到不少工人拿起管子,走几步又要把安全带换个位置,感觉很不习惯。
这就是安全意识了。
【安全带被称为工地三宝,作用不言而喻,每年因为不栓安全带产生的事故,很多,甚至死亡,所以,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说着,周汶还打开安全教育平台,给周筱以及直播间的朋友看了两个视频,看到那些血淋淋的教训,古人不说话了。
难怪要这么强制要求呢,生命至上啊!
同时,也不得不感慨,这后世对安全的注重。
连国家都出台法律了。
历朝历代君主以及大臣纷纷点头,觉得自己也应该把这些法律法规给完善。
就在这时,周汶又拿起一个扣件,对着周筱道:【这个叫做扣件,专门用了连接架子管的,还有这个叫做顶托……】
周汶介绍着地上堆满的零件,讲解其需求。
最后又讲解了一番架子的注意事项。
什么水平杆,剪刀撑,步距,同步同跨,连墙件,防护网,听得周筱脑袋晕乎乎的,左耳进右耳出了。
不过,历朝历代古人们却是一字不漏的记录了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