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情绪愈发激动,闹腾间下意识往坝内挤,门口守卫立即上前,横起长枪,挡住他们去路。
枪尖寒光凛凛,令人一眼生寒。
“哎哟干什么!”百姓们立刻惊叫:“我们可什么都没干,你们可不能随便打杀我们!”
守卫眼神一凛,“工事重地,闲杂人等不得入内,有什么话,在外面说!”
“我们不过是求个公道罢了!又有什么错!”百姓一边后退,一边扯着嗓子喊道,“若是水泥无毒,朝廷直说便是,何须支支吾吾引人猜想!”
“公道不是在布告上吗?”沈筝从坝内走来,“水泥到底有没有毒,白布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百姓们下意识看了白布一眼,反应过来后道:“可、可我们不识字啊......这位大人又不给我们念,不是让我们干着急?”
沈筝负手而立,“你们给人家大人开口的机会了吗?你一句我一句的,待你们说完天都黑了,人家大人连个嘴都没张开来。你们到底是来求公道的,还是来闹事的?”
百姓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沈筝走至曾同实身旁,扯着杆上的布告道:“你们担心水泥有毒,本官很是理解。但本官说句题外话。”
百姓们静静等待她开口。
“正如本官所说,你们要的公道在布告上,一句一句,写得很清楚。因你们不识字,所以就在这里闹,忽略了你们所求的公道,这种行为,应该吗?”
不少人面颊涨红,欲驳无词。
又不是他们不想识字的......
沈筝看着他们,声音诚恳有力:“诸位,本官没有丝毫看不起你们的意思,也知道识字不易,所以本官已着手在上京修建印坊,不过几十文一本的启蒙书,便能解诸位今日之惑,亦能免不少无端猜疑。若下次再有类似情况,你们便可自行查看,何乐而不为?”
曾同实转头看过来,目瞪口呆。
不愧是沈大人啊......吵架之余,还不忘剖析事实,引导百姓主动启蒙。
百姓们的心思也被吸引过去。
“印坊?那个只卖便宜书的同安印坊?”
“沈大人,往后上京也能买到便宜书了?”
沈筝点头,“想必诸位也都清楚,识字的益处不止于此。全民识字实属必要,希望同安书肆开业之时,诸位能多多支持。”
“若是真那般便宜,买回家一本,全家都能跟着识字。”
“我家十几口人,买上一本都能看......感觉还赚了呢。”
百姓不自觉间,都被沈筝牵着鼻子走了。
沈筝扬了扬布告,将话题引了回来。
“关于水泥一事,本官敢跟诸位保证,水泥无毒,从河坝流过的水也无毒,人喝了没事,灌溉庄稼更没事。”
百姓们下意识舒了口气。
沈大人的保证......应该能信吧?
但下一刻又有人问道:“那沈大人,为何沾染了那些玩意的花草会枯萎?”
沈筝往前半步,发问道:“大家家中自制的农家肥,多采用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物混合而来,而沤肥过程较为复杂,若是肥没沤好,便会烧坏作物根部,确有此事吧?”
百姓们齐齐点头。
“肥没腐熟或者浇肥过多,都会烧根。”
有聪明之人一下便反应过来:“沈大人的意思是,那水泥原料类似于没腐熟的肥料,所以路边那些花草才会烂根枯萎?”
沈筝点头,“正是如此。”
百姓面露思考,正欲开口,沈筝又道:“但那是原料遇水之前才会如此。原料遇水之后,凝结成水泥,便丧失了其特性。你们可以将其想做石头,石头会毒死庄稼吗?”
百姓齐齐摇头,但心中疑虑尚存。
遇水之前能烧死庄稼,遇水之后就不能了?
有点玄乎呀......
沈筝早有准备。
华铎当着众人的面,从坝内拖来一个巨大的木桶,桶中赫然放着一块脑袋大的水泥。
“这便是成型的水泥。”沈筝示意华铎将水泥拿给众人看。
华铎一手将水泥托了起来,递给坝外百姓。
百姓们齐齐后退一步。
灰灰白白、奇形怪状......小模样还有些唬人。
“不敢摸?”沈筝笑着上前摸了一把,“既诸位不信水泥无毒无害,那咱们便做个测试。本官将这块水泥放在木桶中,再在桶中盛满河水,日日浸泡其中。而这桶中之水,一,用来浇灌道旁花草,二,本官在坝上之时,只饮用桶内之水。”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沈大人亲自喝水泥水?
万一喝出问题来了,他们能负起责任吗?
若是其他当官的要他们偿命......
曾同实闻言微惊,脑中快速思索后,补充道:“河水不太干净,既要饮用,自是要烧开。本官与沈大人一同饮用,不知诸位可有意见?”
百姓们想了想。
河水......别说当官的,就说他们都不常饮用。
能直接饮用的水源,除却井水之外,约莫就是山泉水。
“我们没意见。”百姓们顿了顿,迟疑道:“沈大人能如此说,我们信水泥无毒了,其实也不用......”
“用的。”沈筝打断了他们的话:“大家之前说,水泥有毒之事已在京郊传开,虽本官不知是何人传此谣言,但还是请诸位做个见证,帮朝廷辟谣,还水泥清白。”
三言两句间,百姓们便被她放在了“朝廷帮手”的重要位置上,窃喜之余,心中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百姓振臂高呼:“好!总之我们是信了!我们帮您见证!”
而后,华铎当着众人的面,去河边打了满满一桶河水回来。
曾同实也就地取材,在坝内圈了一块草地出来,用以每日浇灌。
一切准备好之后,沈筝道:“这桶水就放在坝内十步处,派专人看守,路过之人也能一眼看到,诸位若担心坝上调换,也可轮流看守。”
她知道,百姓不会真派人看守,但她的态度必须表明。
因为她越是堂堂正正,百姓的心,便越会往坝上偏。
打舆论战之时,态度,有时比真相还重要。
喜欢穿成荒年女县令,带家国走向繁荣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穿成荒年女县令,带家国走向繁荣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