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僧说,这座山可真是藏龙卧虎啊!山上有一样药实在是稀奇古怪得很呢!它在地下长了五十年被挖出来的时候只有拳头那么大,但如果能坚持用此药服用一年,头发就会慢慢转青;若是挖到生长一百年的,则会有碗口那般大小,服用一年之后,肤色就会变得好看起来,颜色红润有光泽;倘若有幸挖到一百五十年的,那就更不得了啦,足足有盆子那么大,服用一年时间,容颜就能宛如孩童一般娇嫩,行走起来健步如飞,如同奔腾的骏马一般;而若是挖到三百年的,那可就是稀世珍宝了,其体积甚至可达量谷子的斗那么大,长期服用下去,说不定真的能够羽化成仙呢!
寺僧越说越是眉飞色舞、神采飞扬,仿佛自己已经亲眼见到过这些奇珍异宝似的,而且说得也是越来越玄乎了。杨状元听得十分入迷,连忙向寺僧请教道:“敢问大师,此等神药究竟位于何处呢?”寺僧微微一笑,轻启双唇念出了一首顺口溜来:
”此药长在石缝中,
多情株藤紧相逢,
上红中空老来硬,
历尽寒暑何首乌“。
杨状元一听,寺僧把药名、药样、长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征都一一讲述得非常清楚明白,他当即便向寺僧辞别,带着书童一同上山寻找药材去了。
然而谁能想到呢,他们从清晨开始一直寻找到黄昏时分,始终未能发现何首乌的踪迹。眼见天色渐晚,主仆二人疲惫不堪,只得先停下来稍作歇息。他们坐在山间的石头上,拿出随身携带的酒水,以解口渴之需。就在这时,一阵倦意袭来,杨状元和书童不知不觉间便陷入了朦胧之中。
恍惚之间,杨状元隐约看见前方不远处的石头缝里,有两株藤子相距数尺之远。令人惊奇的是,那两株藤子竟然像是有生命一般,突然自行相交缠绕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它们又自动松开,但没过多久,两株藤子再次纠缠到了一块儿。
书童见到这奇异的景象,兴奋地大喊起来:“状元公,您快瞧!快瞧啊!那两株藤子居然自己绞在一起啦!”杨状元闻声定睛观瞧,果然如书童所言,这不正是寺僧所描述的“多情株藤紧相逢”嘛!主仆二人顿时又惊又喜,急忙点燃火把,顺着藤子的方向往下挖掘。大约挖了三尺有余,终于挖到了一个碗口般大小、形状如同木苕的物体。
杨状元将其捧在手中,借着灯火仔细端详。只见这个东西上面没有须根,表皮呈现出红棕色,凹凸不平,布满了褶皱和纵向的沟槽。按寺僧所说,这碗口般大小的何首乌竟然已经生长了整整一百年!如此珍稀难得的宝物竟被我杨升庵寻得,难道是上天有意眷顾?想来,我定然不会轻易夭折,毕竟这百年难遇的何首乌都已落入我手。次日清晨,我赶忙吩咐书童将其切成片状。待切开后定睛一瞧,但见那首乌片纹路宛若云锦,色彩斑斓绚丽,浑然天成,美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自那日起,杨状元每日清晨皆空腹饮酒送服。连服三日之后,顿觉身上病痛大为减轻,周身疼痛尽消。继续服用十日有余,更感精神抖擞,食欲渐增。百日之后,原本花白的头发变得乌黑油亮,原本苍老蜡黄的面庞亦焕发出青春光彩。就连杨状元本人都难以置信,眼前发生的一切如梦似幻。再瞧那书童,仅仅食用了些许切首乌时散落的粉末,如今也是眉清目秀,面色红润,整日忙碌却不知疲倦。至此,杨状元方才深信不疑,这何首乌果真是世间罕有的珍宝。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神奇的何首乌,杨状元特意撰写了一篇介绍玉蟾山何首乌的文章,详细描述了自己服药后的奇妙变化,乌须发、壮筋骨、益寿延年。玉蟾山上的何首乌经杨状元这一传,便成了玉蟾山山中一宝了。
喜欢我的学生生活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我的学生生活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