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拥有着六百多年悠久历史传承的名门望族,其家族历代皆以诗书传家、文风鼎盛而着称于世,更是累世为官、缙绅辈出。这个家族不仅人丁兴旺、资产丰厚,而且所拥有的田亩广袤无垠、庄园宽敞辽阔,曾经在隆昌这片土地的历史长河中独领风骚、称雄一方。
此次五明来到这里,眼前所见令他不禁心生感慨。只见一部分古老的建筑正处于精心的保养修缮之中,然而那大面积的蓝色围栏却突兀地矗立在那里,仿佛一道不和谐的音符,无情地破坏了整体的美感。但碧波荡漾的池水也给了五明美轮美奂的感觉。
漫步在这条古朴的街道上,四周一片宁静祥和,只有当地的狗狗好奇地跟随着五明的脚步,但它们并没有发出半点犬吠之声,使得整个氛围越发显得静谧而又神秘。
时光流转,春去秋来,此时正值丰收之季,果树枝头早已挂满了累累硕果,红彤彤、黄澄澄的果实令人垂涎欲滴,真恨不得立刻摘下一颗品尝一番。五明心中暗自思忖:“或许这就是一种特别的缘分吧,竟能让我在这云顶寨与之邂逅。”
五明兴致勃勃地向三明哥哥一行人介绍道:“这隆昌云顶寨啊,那可真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这里的每一块石头仿佛都是岁月的见证者,它们默默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想当年,明洪武年间的时候,郭氏家族就来到此地扎根啦。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繁衍,他们郭氏家族的人可是遍布四方呢!不仅台湾有,全球各国也有他们家的人分布。”
五明顿了顿,接着说道:“你们看,寨子外面的那条老街和寨子里的落虹桥,依然保留着过去的模样。只是可惜啊,寨子里那些古老的宅子大多已经变得摇摇欲坠喽。”
随后,五明又详细地讲述起郭氏家族的历史:“话说郭氏的始祖名叫郭孟四,在明代洪武四年,也就是 1371 年那会儿,他千里迢迢从湖北麻城一路跋涉入蜀,并最终选择在此定居下来。后来呀,他的后代子孙里出了不少有出息的人物呢!比如郭廉和郭元柱等,这两位在明朝的时候考中了进士,还身居高位。正因如此,郭氏一族代代为官,声名远扬,逐渐成为了云顶一带的名门望族。”
五明说:“郭廉告老还乡之后,就在这山顶之上筑起了巢穴居住。由于这座山高耸入云,所以便取了个名字叫‘云顶寨’。时光荏苒,到了清代咸丰九年,即 1859 年的时候,郭人锒遵从父亲的命令开始修建云顶寨。再后来,光绪二十年时,郭祖楷又对寨子进行了扩建和加固工程。就这样,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建设,才有了咱们今天所看到的这般犹如县城规模大小的坚固城墙呐!”
五明接着说道:“明朝洪武四年,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六百余个春夏秋冬。自那时起,郭氏家族的始祖郭孟四踏上了入川之路,开启了这段漫长而传奇的历史篇章。这一晃眼,六百多年的光阴悄然流逝,期间历经了几个朝代的更迭与变迁。直至清朝末年,郭雅南这位郭氏后人与泸县举人万慎一同向省里呈报并获得批准后,开始在云顶寨旁边的山上建造云顶场。他们巧妙地利用云顶寨外乱石坡和小块农田的地势,精心规划并建成了众多房屋和店面。随着这些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各行各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出来,商业活动日益繁荣,云顶场渐渐成为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地方。”
五明继续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当夜幕降临,雾气弥漫之际,那便是凌晨到来的时候。四面八方乡村里前来赶集的人们手持着火把和油灯,星星点点的光芒闪烁在山间弯道和林间地头。原来啊,这都是因为郭氏大家族中的老爷、少爷以及小姐们每晚都会兴致勃勃地打牌娱乐,一直鏖战到深夜时分。玩累了肚子饿,自然就需要享用一些美味可口的夜宵来补充能量啦!于是乎,家中的管事和佣人们就得赶紧连夜操持起来,准备各种丰盛的食物供主人们享用。”
五明说:“而那些精明的四乡商家们嗅到了商机,为了迎合郭家人的需求,更是绞尽脑汁将整个云顶场的夜市打造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在这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然而,最为神秘之处在于,云顶场的赶集时间与众不同,它竟然选在了凌晨时分!每逢农历每月初三、初六、初九的寅时(也就是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时,就能看到山道上蜿蜒前行的长长火龙——那是一支支由赶集者手中的火把组成的队伍。由于这个特殊集市持续的时间非常短暂,往往在天还未亮之前,人群就会如同潮水一般迅速散去,所以此地被人们形象地称作‘鬼市’。”
五明绘声绘色地说道:“你们知道吗?这云顶场啊,它最为独特之处便是主要赶夜场呢!听老一辈人讲啊,这里的人们都习惯了在半夜的时候进场开始交易,等到天一亮就立马散场回家去咯。而且神奇的是,这样奇特的风俗竟然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过呢!每当开场之时,便能看到那山道之上一路蜿蜒曲折的火把,星星点点连成一片,好不壮观呐!不过嘛,这些火把移动起来却是‘偷偷摸摸’的样子,仿佛大家正在交易着什么见不得光的宝贝似的。也正因如此,这个地方还有个特别响亮的名号——‘强盗市’!就这样,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一年又一年流逝,云顶场的这种风俗也就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