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队伍末尾的碓窝山半山腰处,赫然矗立着一块独特的青石。此石上部狭小,下部宽大,恰似一根用来舂碓窝的杵杖。众人称其为碓窝棒,亦有人称之为舂米棒。令人诧异的是,这块看似沉重的舂米棒石头竟然能够自由活动!只需稍稍施加些许力气推动,它便会来回摇晃不止,但无论如何都不会倾倒。在其身旁,还存在着一坨外形酷似碓窝的巨石,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碓窝石。正因如此,这座山峰得名碓窝山。
每到夜幕降临之时,碓窝山上总会传来阵阵“嘭、嘭、嘭”的声响,仿佛是勤劳的人们正在辛勤地舂米劳作。那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回荡于山谷之间,给这片宁静的土地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又充满生机的色彩。”
永洪绘声绘色地说道:“每当天一亮,那一旁的碓窝里就会装满洁白如雪的大米。要知道,这些大米可都是从遥远的?子坳和风簸山历经千辛万苦运输而来的糙子米啊!它们先经过舂米棒的反复捶打,然后再被放入这神奇的碓窝里进一步加工处理。”
就在某一天,一位云游四海、见多识广的和尚偶然间途经此地。当他第一眼看到这块奇异的石头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瞬间意识到自己苦苦追寻的佛缘已然降临。于是乎,这位和尚毫不犹豫地决定在此驻足停歇。说来也巧,碓窝里的大米数量不多不少,恰好能够满足他一日三餐的需求。就这样,和尚依靠四处化缘所得,成功地建造起了一座小巧玲珑的庙宇,并吸引来了众多虔诚的香客前来朝拜祈福。众人纷纷口耳相传,称赞此处的佛爷菩萨神通广大、极为灵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小庙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前来上香许愿的信众络绎不绝,香火也日益旺盛起来。最终,这座原本规模不大的小庙逐渐扩建成为一座气势恢宏的大庙。此时的和尚深知责任重大,为了更好地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他毅然决然地招收了四名徒弟。从此,和尚摇身一变,成为了庙里德高望重的住持。然而更为奇妙的是,那碓窝里的大米仿佛有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一般,始终保持着刚刚好够他们师徒五人一天食用的量。更为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每当有来自外界的僧侣前来借宿时,无论人数是一人、两人还是三人,哪怕寺庙里增添了再多的人口,那碓窝里的大米数量都始终恰到好处地满足庙内所有人的食用需求。时光荏苒,日复一日,大徒弟逐渐察觉到这一奇异现象。他眼睁睁地看着碓窝里的米粒仿佛永远不会枯竭,心中不禁滋生出贪婪之意。他开始盘算着如何能从这源源不断的米源中获取更多利益,以便将其兑换成钱财供自己挥霍享用。终于,在某个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夜晚,当人们早已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大徒弟却悄悄地起身下床。他蹑手蹑脚地走到黑暗的角落,拿起事先偷偷藏好的手锤和錾子,然后鬼鬼祟祟地朝着碓窝石走去。到达目的地后,他毫不犹豫地举起手中的工具,对着碓窝石发起猛烈攻击。一时间,清脆而响亮的“叮叮当当”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回荡在整个庙宇之中,谁能料到,就在他刚刚敲打的时候,天空竟然毫无征兆地被浓密的乌云所笼罩,紧接着狂风呼啸而来,如怒兽般咆哮着。与此同时,阵阵雷鸣响彻云霄,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撕裂开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大徒弟惊恐万分,他脸色煞白,双腿发软,毫不犹豫地转身狂奔而去。然而,他仅仅跑出两三步远,突然间听到“轰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那根舂米棒瞬间被炸成了好几段,而碓窝石更是受到巨大冲击,猛地腾空而起,足足飞了几米高后,又以雷霆万钧之势轰然砸落地面。这一砸,正巧将那个贪得无厌的大徒弟死死地倒扣在了碓窝里。眨眼之间,狂风停止了肆虐,暴雨也停歇下来。
次日清晨,小徒弟像往常一样早早起身准备前往碓窝里打米做饭。当他看到碓窝倒扣在地,舂米棒断裂成数截时,不禁大吃一惊,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跑去向师父报告此事。师父听闻之后,神色变得十分凝重,赶忙带领其他几个徒弟一同前去查看究竟。众人匆匆赶到现场,映入眼帘的是那倒翻在地的碓窝以及散落一地的手锤和錾子,但唯独不见大徒弟的身影。师父心头忽地一动,似乎已经猜到了些许端倪。只见他毫不犹豫地迈步向前,弯下腰来,将耳朵紧紧贴在了碓窝石之上。起初,那声音若有若无,但随着师父全神贯注地倾听,渐渐地变得清晰可闻。细细分辨之下,竟然是大徒弟发出的求救之声!
师父顿时心如刀绞,慈悲之心如潮水般汹涌澎湃。他心急如焚地呼喊着身旁的几个徒弟:“快来人啊!拿撬杠过来!一定要把这碓窝石撬开,救出你们的大师兄!”众徒弟们闻言,不敢有丝毫怠慢,纷纷匆忙跑去寻找撬杠。
然而,当他们手持撬杠回到碓窝石前时,却发现无论怎样努力尝试,都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着力点。那碓窝石仿佛与大地浑然一体,坚不可摧。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众人焦急万分,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而碓窝里传出的呼救声却始终没有停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