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觉得,“应用”的文章,多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意见、办法、计划、条例的传递,是一种情况、经验、资料、信息的交流。
作者“意图”往往就是“主题”,在“提炼”上无须“惨淡经营”。
在人物众多“思想”中寻求那种独异的“精神美”,在事件众多“意义”中寻求那种独特的“哲理美”,在事物众多“矛盾”中寻求那种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这中间都有一个选择“角度”或把握“个性”的问题。所谓“角度”,就是作者观察的“方位”“立足点”,就是作者开掘、提炼的“突破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一变,新意即出,真是移步换形,气象万千。“角度”是作者手里的一根“魔杖”,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学问”!“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它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性。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这个“特殊点”就是事物的“个性”特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事物的“最佳角度”。不论上述那一类“文章”的主题提炼,既然都有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要注意在“比较”之中(相同事物的“横”的比较和同一事物前后的“纵”的比较)去努力地捕捉它、把握它,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发现”才能,以“人取我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神,写出“人人胸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新颖、独到的主题来!
总之,提炼主题是写作的最重要的准备之一。不管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即“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也好;还是调查研究,分析综合,从事实中“引出”正确结论也好,它都是有“规”可循、有“法”可依的。了解了这些规律,法则之后,要舍得在提炼主题上狠下功夫。
喜欢我的学生生活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我的学生生活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