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梦想启航
2004 年,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保丽洁正式扬帆起航,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空气净化专家。彼时,环保意识逐渐觉醒,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保丽洁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需求,将目光聚焦于静电式油烟废气治理设备的研发与制造,为守护蓝天白云贡献力量。
在创业初期,保丽洁面临着诸多挑战。资金紧张、技术难题、市场认知度低等问题如一座座大山横亘在前。但保丽洁的团队怀揣着对环保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凭借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日夜奋战在研发一线。他们深入研究静电吸附技术,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和工艺,力求提高设备的净化效率和稳定性。终于,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改进,保丽洁成功推出了第一代静电式油烟净化设备,以高效的净化效果和稳定的性能,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发展:砥砺前行
从 2005 年到 2015 年这十年间,是保丽洁砥砺奋进、茁壮成长的关键时期。2005 年,保丽洁成功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一认证如同为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上了一把 “安全锁”,标志着公司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凭借着对品质的坚守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2006 年,保丽洁被评为 “质量、信誉双保障示范单位”,在市场上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客户对其产品的信任度不断提升。
2007 年,保丽洁获得 “CE 认证证书”,这不仅是对其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的国际认可,更为公司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同年,公司还获得商标认证 “BAOLIG”,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此后,保丽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创新。2009 年,获得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彰显了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实力和成果。2010 年,保丽洁成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这是对公司在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高度肯定,也为公司享受相关政策优惠、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技术和产品不断升级的同时,保丽洁也在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和提升企业资质。2012 年,公司获得商标认证 “POLYGEE”,品牌建设进一步完善。2013 年,保丽洁获得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证证书,这表明公司的产品在环保性能方面达到了行业认可的标准,在环保市场上更具竞争力。2014 年,保丽洁取得了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认定,这不仅提升了公司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也为公司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同年,公司还被评为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5 年,是保丽洁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年,公司更名为 “江苏保丽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公司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的决心和战略布局。同时,保丽洁成功在新三板上市,股票代码为 。上市不仅为公司筹集了大量发展资金,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使公司的治理结构更加规范、透明,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本和管理基础。同年,公司还获得 “江苏省环境污染治理资质证书(甲级)” 和 “江苏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证书(乙级)”,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专业资质和综合实力,为承接更多大型、复杂的环保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
波折:上市受挫
2017 年 2 月,保丽洁与广发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正式开启了上市征程,目标直指创业板 ,期望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实现更大的飞跃。然而,命运似乎给保丽洁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上市之路充满了坎坷与波折。
2020 年,保丽洁遭遇了首次重大挫折。其保荐机构广发证券收到暂停保荐机构资格的监管措施,这一事件如同多米诺骨牌,使得保丽洁也不得不撤回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上市计划被迫中断,前期的努力似乎瞬间付诸东流。但保丽洁并未因此而气馁,很快调整战略,更换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重新整顿旗鼓,重启上市进程,展现出了顽强的韧性和坚定的决心。
2020 年 11 月,保丽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这让保丽洁看到了上市的曙光。然而,在后续的审核过程中,各种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深交所对保丽洁进行了多轮审核问询,涉及公司的多个方面,包括内部股权问题、业绩下滑、行贿事故等。
在内部股权方面,2017 至 2019 年间,保丽洁内部实行多次股权转让,尤其是实控人亲属冯贤、冯亚芳半价获得公司股票的情况,引起了深交所的高度关注。2017 年 7 月,冯亚东以 4.15 元 / 股向冯贤、冯亚芳分别转让 100 万股、80 万股,而同月保丽洁实控人将股票以 8.3 元 / 股转让给时任公司副总经理的迟玉斌,这种明显的价格差异,使得市场对公司内部股权交易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产生了质疑。并且,冯贤、冯亚芳支付股票的一半资金均源于公司实控人钱振清的借款,截至回复报告签署日,二人也仅分别归还了 70 万元和 92 万元,这一系列操作进一步加剧了深交所对公司股权稳定性和内部治理的担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