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的设立,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与沪深交易所形成差异化发展。齐鲁华信在北交所上市,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融资能力和品牌价值,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通过在资本市场的融资,齐鲁华信得以加大在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投入,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登陆资本市场后,齐鲁华信在市场上的表现备受关注。从营收和净利润数据来看,齐鲁华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24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39 亿元,同比增长 20.87%;归母净利润 834.29 万元,同比增长 32.81% 。2024 年 1 - 9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4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27.77%;归母净利润为 967.50 万元,同比增长 12.25%。这些数据表明,齐鲁华信在市场需求和竞争力方面都在不断增强,公司的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在行业地位方面,齐鲁华信凭借其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的主要产品石油化工催化分子筛占据了 75.25% 的收入份额,显示出其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国内重要的催化剂分子筛新材料生产基地之一,齐鲁华信与中石化旗下催化剂齐鲁分公司等大客户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海外,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随着公司在环保催化新材料、吸附剂新材料等领域的不断拓展,齐鲁华信的行业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
现状:创新驱动的多元发展
(一)新业务布局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行业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齐鲁华信积极调整业务布局,进军吸附剂新材料、制氧制氢等新兴领域。在吸附剂新材料方面,齐鲁华信已完成相关技术攻关和工业化生产的多项储备。公司将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变更为 “1000 吨汽车尾气治理新材料 + 3000 吨吸附剂新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其中吸附剂新材料 3000 吨生产线项目入选 2022 年山东省重大实施类项目 。随着该项目的推进,齐鲁华信有望在吸附剂新材料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制氧制氢领域是齐鲁华信新业务布局的另一个重点方向。近年来,随着医疗、工业等领域对制氧制氢需求的不断增长,制氧制氢吸附剂产品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大。齐鲁华信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机遇,加大在制氧制氢吸附剂产品的研发投入,目前已完成相关技术攻关和技术储备,制氧也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未来,随着公司在制氧制氢领域的技术不断成熟和产能逐步释放,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从市场前景来看,吸附剂新材料和制氧制氢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清洁能源的推广,吸附剂新材料在空气净化、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而制氧制氢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技术,在医疗、工业、能源等领域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齐鲁华信在这些领域的提前布局,将有助于公司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研发投入与合作
齐鲁华信始终将研发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933.43 万元,同比增长 14.36% 。在高研发投入的支持下,公司在分子筛及配套产品、汽车尾气治理新材料产品等领域开展了多项研发项目,不断增加技术储备和产品种类。2023 年,齐鲁华信新增专利技术 18 项,其中发明专利 12 项,累计已拥有专利技术 78 项,其中发明专利 42 项 。这些专利技术的取得,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也为公司的业务拓展和市场开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除了自主研发,齐鲁华信还积极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探索产学研融通创新的新模式。2023 年 11 月,齐鲁华信子公司山东齐鲁华信高科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成立 “先进催化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和 “工业催化材料工业放大与产业化科技基地” 。双方围绕特定分子筛创新催化材料开发、催化剂研发等方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通过与科研单位的合作,齐鲁华信能够充分利用科研单位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快新产品的研发进程,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公司的产业化优势也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实现了产学研的互利共赢。
研发投入的增加和与科研单位的紧密合作,对齐鲁华信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齐鲁华信能够不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在产品升级方面,公司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例如,在分子筛产品方面,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分子筛的催化性能和选择性,满足石油化工、环保等行业对高性能分子筛的需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