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手机之王的诞生
在国内,传音的知名度或许远不及华为、小米、OPPO 和 vivo 这些品牌,可在遥远的非洲大陆,它却缔造了 “非洲手机之王” 的传奇。
当 2023 年全球消费电子产业深陷寒冬之时,这家来自深圳的厂商却凭借非洲市场逆势上扬。调研机构 “国际数据公司”(IDC)于 2024 年 1 月发布的《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3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3.2%,降至 11.7 亿部,创下十年来的最低年度出货量。而传音在 2023 年的全球手机销量却达到 9490 万台,同比大幅增长 30.8%,以 8.1% 的市占率跻身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 ,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非洲市场。相比之下,苹果 2023 年销量仅同比增长 3.7%,而三星、小米、VIVO、OPPO 的销量更是同比下滑。传音公司在 2023 年年末发布的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 2023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超 621 亿元,同比增长 3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 54 亿元,同比大增 121%。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Canalys 的数据,传音近两年在非洲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占有率始终维持在 40% 以上。如此惊人的成绩,不禁让人好奇,传音究竟是如何在非洲市场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呢?它的发展历程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前世:创业与非洲启航(2006 - 2013 年)
创业背景与团队渊源
传音的故事始于 2006 年,创始人竺兆江,一位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他在 1996 年大学毕业后便进入波导公司,从一名普通的推销员做起,凭借着卓越的交际能力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一路晋升,到 2003 年已成为波导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负责波导手机的海外市场拓展。在波导期间,竺兆江积累了丰富的手机行业经验和海外市场运营经验,但他也逐渐意识到波导在产品创新和多元化发展上的滞后。当时的波导虽然在国内市场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全球市场快速变化的浪潮下,其发展模式逐渐显露出局限性。
2006 年,怀揣着对手机行业的新思考和创业梦想,竺兆江毅然离开波导,在香港创立了传音科技,这便是传音控股的前身。创业初期,团队成员大多是竺兆江在波导时期结识的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对手机市场的独特见解,为传音日后在非洲市场的开拓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品牌初创与非洲战略确定
传音成立初期,推出了 TECNO 品牌手机,旨在为新兴市场提供高性价比的移动通讯产品。然而,在全球手机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传音需要找到一个独特的市场定位来立足。2008 年,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传音做出了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决策 —— 聚焦非洲市场。
当时的非洲,虽然人口众多,但手机普及率极低,根据水清木华研究中心的《2006 - 2007 年非洲电信市场研究报告》,彼时非洲的手机普及率仅为 9.4% 左右,市场潜力巨大。而且,非洲当地的手机市场主要被国际大品牌如诺基亚、三星等占据,但这些品牌的产品大多是基于全球通用标准设计,未能充分考虑非洲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和消费能力。传音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空白,决定将非洲作为核心市场,针对当地消费者的特点和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产品。
早期产品策略与市场突破
为了在非洲市场取得突破,传音在产品策略上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针对非洲当地运营商众多且网络不兼容、跨运营商通话费用高昂的问题,传音推出了双卡双待甚至四卡四待的手机,满足了当地用户使用多张手机卡的需求,大大降低了通信成本。比如,传音的 TECNO 品牌早期推出的一些功能机,以其多卡功能和稳定的信号,迅速在非洲市场获得了关注。
考虑到非洲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不稳定,经常出现停电现象,传音研发了具有超长待机功能的手机,以及低成本的高压快充技术,解决了用户的充电焦虑。在音乐功能方面,传音针对非洲消费者热爱音乐、喜欢载歌载舞的娱乐方式,研制了适合非洲音乐的低音设计和大喇叭设计,还随机赠送头戴式大耳机,推出音乐手机,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
此外,传音在价格上也极具竞争力,其功能机均价在 60 元上下波动,智能机均价不到 500 元,让非洲消费者能够轻松拥有。这些贴近非洲市场需求的产品策略,使得传音在非洲市场迅速打开局面,销量逐年攀升,逐渐在非洲手机市场站稳脚跟,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