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发行价过高,中一签 500 股就需要缴款近 28 万元,这让不少中签股民望而却步,最终有 65.14 万股遭到弃购,弃购金额达 3.63 亿元。然而,上市后的禾迈股份却用实力打脸了那些弃购者,股价一路高歌猛进,迅速成为次新股中的 “带头大哥”。
2022 年 7 月,禾迈股份股价强势突破千元大关,成为当时 A 股除贵州茅台之外的第二只千元股,一时间风光无限,备受市场瞩目。在 2022 年 9 月 7 日,禾迈股份股价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1338.88 元,市值也随之大幅增长,最高超过 700 亿元。
在这辉煌的背后,是禾迈股份强劲的业绩支撑。上市后,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22 年,禾迈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15.36 亿元,同比增长 93.27%;净利润 5.43 亿元,同比增长 168.81%。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进一步增长至 20.26 亿元,同比增长 31.86% ,尽管归母净利润因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同比下降 3.89%,但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净利润同比增长 14.05% ,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
禾迈股份的成功上市,不仅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金动力,也让其在资本市场上声名远扬,成为了投资者眼中的明星企业。它的高股价和亮眼业绩,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也让人们对这家来自杭州的新能源企业充满了期待。
困境:股价暴跌与业绩下滑
然而,好景不长,上市三年来,禾迈股份的股价犹如坐过山车一般,从最高的 1338.88 元一路狂泻至 100 多元 ,市值大幅缩水,让众多投资者损失惨重。截至 2025 年 1 月 3 日收盘,禾迈股份股价报收 104.76 元,较最高价跌幅达 92.6%,较发行价跌幅也高达 81.22%,曾经的辉煌如过眼云烟,如今只剩下一地鸡毛。
股价暴跌的背后,是禾迈股份业绩的下滑。自 2023 年三季度后,公司业绩开始走下坡路。2024 年前三季度,禾迈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12.66 亿元,同比下降 10.12%;归母净利润 2.46 亿元,同比下降 40.88% 。其中,2024 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58 亿元,同比增长 4.36%,但环比下降 37.86%;归母净利润 0.58 亿元,同比下降 13.4%,环比下降 51.81%。
禾迈股份业绩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公司成本和费用增加。2024 年第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大幅上升,达到 43.0%,同比增加 6.9 个百分点,环比增加 19.6 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增加 4.0、4.4、5.5 个百分点,环比增加 6.7、5.9、9.6 个百分点 。成本和费用的增加,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对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剧也是禾迈股份面临的一大挑战。微型逆变器作为禾迈股份的主要业务之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024 年第三季度,微型逆变器出货量约为 23 万台,环比下降 40%,但同比增长 5% 。尽管出货量同比有所增长,但环比的大幅下降,也反映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欧洲市场需求疲软,尤其是 7、8 月份欧洲假期导致出货量减少,影响了微型逆变器的销售收入。此外,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对经销商使用本土制造产品的要求,也对禾迈股份的美国市场出货量产生了压力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禾迈股份的市场份额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业绩也受到了拖累。
破局:新品发布与市场拓展
面对股价暴跌和业绩下滑的困境,禾迈股份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采取措施,寻求破局之道。在产品研发方面,禾迈股份加大投入,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产品,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024 年 6 月 12 日,禾迈股份在上海举办了以 “禾迈大微逆,开启微逆大时代” 为主题的新品发布会,推出了全球首台功率高达 5000W 新品大微逆 MiT(MIT - 5000 - 8T 系列) 。这款新品微逆专为工业、商业和大型住宅项目设计,具有多项创新优势。在安全性上,其直流侧电压可低至 120V/140V,从根本上杜绝了系统内由高压直流拉弧引起的火灾风险及触电危险,保障了用户人身财产安全。在发电效率上,采用 4 路 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确保每个光伏组件均能提供最优性能输出,最低运行电压低至 12V,能够更早启动,更快运行,并可在更微弱的光线下工作,减少停机时间,增加发电时长,最终实现更优的投资回报率 。而且,禾迈 MiT 具备 IP67 工业级防护,可在 - 40 度到 65 度温度范围持续稳定工作,环境适应性强,无惧雨雪风霜侵袭,质保更是可达 25 年,为用户提供了长期稳定的保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