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挑战与机遇并存(2020 年 - 至今)
上市后的绿的谐波,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在市场的浪潮中既面临着诸多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业绩方面,绿的谐波经历了一定的波动。2022 年,由于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下游行业需求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营收增长也陷入瓶颈 。进入 2024 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同行的崛起和新进入者的冲击,使得公司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上面临巨大压力。相关数据显示,公司 2024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64 亿元,同比下降 17.53%;归母净利润为 2776.77 万元,同比下降 38.97% ,业绩的下滑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在市场竞争方面,尽管绿的谐波在国内谐波减速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在自主品牌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 60%,但全球范围内高端机器人主机减速部件仍被传统海外减速器厂商如哈默纳科、纳博特斯克等所垄断。这些国际巨头凭借其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在高端市场上对绿的谐波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新兴的竞争对手,如双环传动等,它们凭借自身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成本优势,逐步切入谐波减速器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进一步压缩了绿的谐波的市场空间。
不过,绿的谐波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在技术创新上,公司始终坚持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2024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5.04%,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 15.70%,同比上升 1.87 个百分点 。围绕谐波减速器轻量化、齿形研究、传动效率、疲劳寿命、振动噪声抑制等方面,公司持续进行优化工作,开发出新一代具有高集成度、高刚性、高精度等优点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还在积极探索谐波减速器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技术,如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融合,为产品的升级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
市场拓展方面,绿的谐波积极布局海外市场。2023 年 4 月,公司与三花智控合资在墨西哥建厂,主营谐波减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借助三花智控在北美市场的影响力和客户资源,打开海外市场。公司还加大品牌建设力度,通过新品发布会、行业媒体等形式推广公司新品,并积极参与国内外行业展会提升海外知名度。规划并启动了北美、欧洲两大海外研发、生产基地,加速海外布局的落地,未来海外市场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业务多元化上,公司基于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技术优势,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延伸产业链。除了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医疗器械、半导体生产设备及新能源装备等应用领域外,公司还积极布局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移动机器人产业。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逐渐兴起,对谐波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绿的谐波提前布局,有望在人形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未来:驶向何方?
展望未来,绿的谐波在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需要应对一系列挑战。
在人形机器人市场,绿的谐波有望成为重要参与者。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处于爆发的前夜。特斯拉预计 2025 年内部使用 Optimus 机器人,并于 2026 年大批量生产并外供 ,这一计划的推进将极大地拉动谐波减速器的市场需求。谐波减速器由于其负载小、精度高、结构紧凑的特点,主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小臂、大臂、髋部等关节,是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最优方案。绿的谐波凭借其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人形机器人的量产,为人形机器人提供高性能的谐波减速器,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国产替代方面,尽管绿的谐波在国内市场已取得显着成就,在自主品牌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 60%,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全球高端机器人主机减速部件仍被传统海外减速器厂商垄断,绿的谐波需要继续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巩固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逐步扩大在高端市场的份额,实现对海外品牌的全面替代。
海外市场布局上,绿的谐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与三花智控在墨西哥合资建厂,是公司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与三花智控的合作,借助其在北美市场的影响力和客户资源,绿的谐波能够更快地进入海外市场,提高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公司还在积极规划并启动北美、欧洲两大海外研发、生产基地,这将有助于公司更好地贴近当地市场,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及时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增强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未来,海外市场有望成为绿的谐波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