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拓展方面,心脉医疗在国内市场深耕细作,不断完善渠道建设。公司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与国内众多医院和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与医院的紧密合作,心脉医疗能够及时了解临床需求,为医生提供专业的产品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医生对产品的认知度和使用熟练度 。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各类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心脉医疗的产品已覆盖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进入超 2300 家医院 ,拯救了逾 28 万名患者的生命或改善其生命质量。
在国内市场取得显着成绩后,心脉医疗开始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逐渐迈出国际化的步伐。公司深知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对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要求更高,因此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严格遵循国际标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积极参加国际医疗器械展会、学术会议等活动,心脉医疗向国际市场展示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实力,吸引了众多国际客户的关注 。
2024 年上半年,心脉医疗海外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 65%,国际业务新开拓 3 个国家,产品累计在欧洲、拉美、东南亚地区 34 个国家进入临床应用 。其多款产品在海外多国获批上市,新增获得海外产品注册证 8 张,累计获得海外注册证 47 张 。以 Reewarm PTX 药物球囊扩张导管为例,该产品在巴西圣保罗 Paulo Sacramento 医院成功完成首例临床植入,标志着其正式迈进国际市场 。此后,该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应用不断拓展,为全球更多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治疗希望。此外,心脉医疗还通过收购欧洲医疗器械公司 Optimum Medical,其子公司 Lombard Medical 成为公司在欧洲市场的业务中心,进一步实现了对欧洲市场的全面深度覆盖,并助力公司在美国、日本等主流医疗器械市场的拓展 。
挑战:政策与市场的双重考验
在发展的道路上,心脉医疗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集采政策带来的影响尤为显着 。2024 年 8 月 19 日,心脉医疗收到国家医保局公开问询,质疑其 Castor 胸主动脉支架价格虚高。随后,该产品终端市场价从约 12 万元降至约 7 万元,下降幅度达 40% 。尽管仍高于 5 万元的出厂价,但此次价格调整对公司的影响不容小觑。不同于集采可通过以量补价的模式,随着终端价格下降,对经销商的激励减少,这意味着 Castor 短期销售增速可能放缓。若未来主动脉介入产品全面纳入集采,产品价格大幅下降,而销售量的增长无法完全弥补价格下降带来的损失,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将面临较大压力。
面对集采政策的不确定性,心脉医疗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公司深入研究集采政策,加强与医保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政策动态和要求,以便更好地调整公司的战略和产品策略。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采购管理,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在产品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新产品,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降低集采政策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除了集采政策,心脉医疗还面临着技术迭代压力和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医疗器械行业技术更新换代迅速,若公司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其产品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在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新技术不断涌现,如新型材料的应用、更精准的介入治疗技术等。美敦力、波士顿科学等国际医疗器械巨头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资金优势,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给心脉医疗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国内同行企业也在加大研发投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先健科技等企业在血管介入领域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份额,它们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优化产品价格和服务等方式,与心脉医疗争夺市场份额 。
展望:未来的无限可能
展望未来,心脉医疗有望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在技术创新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技术变革 。心脉医疗可能会加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3D 打印等前沿技术与医疗器械融合方面的研发投入。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血管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手术方案的智能化设计,通过对大量临床数据的分析,为医生提供更科学、更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借助 3D 打印技术,根据患者的具体血管解剖结构,定制化生产更加贴合病变部位的支架产品,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