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的睿创微纳,犹如一艘扬起风帆的巨轮,在市场的海洋中加速前行。在业务拓展方面,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国内,睿创微纳与比亚迪、吉利、滴滴、大运、智加、陕汽、慧拓等乘用车、智驾、商用车等领域的多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在车载红外热成像领域获得了多个定点项目。在海外,公司持续开拓全球工业检测和视觉感知市场,在户外、工业等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在欧洲及北美地区广泛布局。2024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20.22 亿元,同比增长 13.32%;2024 年上半年新增订单约 21.8 亿元,2024 年第三季度截至 8 月 29 日,新签订单金额超过了 9.6 亿元,新签订单保持快速增长 。
在市场布局上,睿创微纳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应用领域。公司在巩固红外热成像业务优势的同时,积极布局微波射频、激光等多维感知领域,形成了以红外业务为主,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在汽车领域,公司持续推动红外在车载领域的发展,产品涵盖单红外、双光融合、双红外等类型,分辨率做到 256、384、640、1280 及 1920 全覆盖,8μm 热成像芯片和 ISP 专用芯片又陆续通过 AEC Q100 车规级认证,有助于更大程度降低车载红外产品成本,满足汽车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在工业领域,睿创微纳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安全消防、智能化无人化装备等领域,如在无人值守的变电站,通过红外热成像可以及时发现温度的变化,提示异常;在动力电池仓储中,利用红外热成像实时监测温度变化,保障安全 。
产品多元化也是睿创微纳上市后的重要发展战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2024 年上半年,睿创微纳完成了下一代 6μm 640×512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产品开发,实现从 0 到 1 的突破,能够满足未来民品市场极致低成本、小型化需求,为红外产品全面进军消费电子领域打下了技术基础。此外,公司还在智能畜牧巡检机器人等领域进行探索,该机器人集成多传感器融合识别、自主避障导航等技术,可进行 7×24 小时实时监测,在高温、高湿、高腐蚀性等极端环境下可靠运行,具备畜禽红外体温监测、音视频监控识别等功能,提高养殖场的巡检效率和管理能力 。
挑战:风雨中的坚守与应对
在睿创微纳的发展历程中,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也遭遇过诸多挑战。2024 年 4 月 4 日,睿创微纳收到国家监察委员会签发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对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宏实施留置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马宏作为睿创微纳的核心人物,不仅是经营管理的核心决策者,对公司业务经营、发展规划、重要人事任命等重要事项具备决定性影响,更是研发带头人,负责公司技术、产品和平台的战略规划及组织管理。受此消息影响,4 月 8 日睿创微纳股价大幅低开,收盘时录得 20CM 跌停,市值蒸发超过 33 亿元。
然而,睿创微纳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击倒。公司迅速做出反应,根据《公司章程》相关规定,安排董事、副总经理王宏臣代为履行董事长相关职责,以及代为履行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职责;由副总经理江斌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同时,公司其他董事、监事及高管团队均正常履行各自职责,并成立了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兼副总经理赵芳彦为组长的应急工作小组,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在随后的投资者交流中,公司管理层表示,这一突发事件短期内不会对公司的研发、生产和经营情况造成影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订单充足,四月份的订单也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 月 5 日,睿创微纳公告,美国财政部 OFAC(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将其全资子公司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列入 SDN 清单(特别指定国民清单) 。艾睿光电专注于红外成像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制造,是睿创微纳旗下的重要子公司,2023 年曾发布全球首款 8μm 像元 VGA 分辨率的红外热成像模组,当年为睿创微纳贡献了 3.18 亿元净利润,占睿创微纳全年净利润的 64.11% 。被列入 SDN 清单,意味着艾睿光电将被美国政府冻结涉美资产、禁止与其开展交易,这对其海外业务,尤其是与美国相关的业务往来造成了巨大冲击。而海外市场在睿创微纳总营收中占有重要比重,2023 年境外主营业务收入 14.19 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 40.74%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