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投资领域,上港集团的动作备受瞩目。2012 - 2014 年期间,上港集团对上海银行进行了一系列投资。2012 年,它以现金形式认购上海银行定向增发股份,总金额不超过 46 亿元;2013 年,继续以每股 13.90 元的价格认购上海银行 万股人民币普通股;2014 年,又按每股不高于 16.57 元的价格,认购不超过 1 亿股上海银行定向增发的股份 。这一系列投资,使上港集团成为上海银行的重要股东,持股比例达到 6.34%,成为上海银行第三大股东。
这一举措不仅为上港集团带来了可观的投资收益,还加强了其与金融机构的紧密合作,进一步实现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这种融合为上港集团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例如在资金融通、风险管理等方面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和便利,为公司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投资上海银行,上港集团还参与了邮储银行等金融企业的投资。通过这些投资,上港集团在金融领域的布局逐渐完善,多元化发展战略得以稳步推进。这些金融投资不仅丰富了上港集团的盈利模式,还为其核心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使公司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适应能力。
2020 年 12 月,上港集团参与发起设立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这是上港集团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事件。国企混改基金公司注册资本高达 707 亿元,上港集团拟出资 7.5 亿元。此次参与国企混改基金的设立,是上港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通过参与混改基金,上港集团能够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分各方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这也为上港集团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资源整合平台,有助于公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业务拓展和协同发展,推动公司的盈利模式从主要依靠港口主业向多元盈利方向转变。
在战略合作方面,上港集团同样动作频频。2024 年,上港集团与马士基签订上海港船舶甲醇燃料项目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协作实现马士基在建甲醇双动力集装箱船舶于交付后的绿色甲醇燃料港口船 - 船加注作业。这一合作不仅有助于马士基实现航运脱碳目标,也支持了上海港发展成为全球首批绿色甲醇商业性加注点及区域绿色甲醇燃料加注中心,为上海港在绿色航运领域赢得了先机,提升了上海港的国际竞争力。
同年,上港集团与上海电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绿色甲醇等可持续燃料、工程物流、装备制造及港口维保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通过与上海电气的合作,上港集团能够充分利用上海电气在高端装备、清洁能源等领域的优势,共同探索绿色低碳转型新模式,积极落地一批港口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推动港口运营向绿色、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
上港集团与连云港港的合作也成果丰硕。双方不仅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备忘录、新设立公司合资协议,还合资设立了平台公司,注册资本达 1 亿元。通过这一系列合作,双方实现了优势互补,提升了连云港港口的物流服务水平,为腹地企业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物流服务和便捷的物流通道,促进了连云港港集装箱事业的一体化运营。同时,也助力上海港打开了苏北物流新通道,开创了南北港航物流新格局,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做出了积极贡献 。
现状剖析:当下的成绩与挑战
如今的上港集团,已然是全球港口行业的巨头,在国际航运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24 年,上港集团的营业总收入达到了 379.2 亿元,净利润为 146 亿元 ,基本每股收益 0.63 元。这样亮眼的财务数据,彰显了上港集团强大的盈利能力和稳定的经营状况。
从业务数据来看,2024 年上港集团母港集装箱吞吐量成功突破 5000 万箱,连续十五年位居世界第一,再次巩固了其在全球集装箱港口领域的王者地位。在散杂货业务方面,虽然吞吐量有所调整,但通过优化业务结构,依然保持着稳定的运营和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市场地位上,上港集团是我国大陆地区最大的港口集团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团之一。其拥有的多个重要港口资源,如上海港的洋山港区、外高桥港区等,不仅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更是连接全球的物流节点。上港集团凭借其先进的设施、高效的运营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航运企业的合作,在全球航运市场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较高的话语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