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顾千帆暗自咬牙切齿地发着毒誓时,地牢外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顾千帆知道是他的机会来了,他迅速收敛了眼中的恨意,梳理了下凌乱的头发,缓缓站起身,朝着来人大声道:“我要见辰王,有重要的事情相告。”
......
几人又聊了一会儿,宋芫见天色不早,便起身告辞。
何夫子亲自将他们送到门口,叮嘱宋争渡上了县学要继续勤勉,不可懈怠。
宋芫和宋争渡谢过何夫子后,从花厅出来,路过讲堂时,宋争渡目不斜视,宋芫忍不住扭头看了一眼。
这一看正好对上马楷承那张胖乎乎的笑脸,宋芫下意识笑了笑,并朝他挥了挥手。
“咳咳!”正在讲课的夫子重重地咳嗽了两声,马楷承连忙收回目光,低下头,装作认真听讲的样子。
宋芫有些不好意思,拉着宋争渡快步离开。
回庄子路上,宋芫与宋争渡唠嗑道:“你这回来还没跟小马他们几个聚聚吧?”
“你考中案首,家里本应该摆上几桌的,可最近事情太多,也没来得及。等忙过这阵,一定好好庆祝庆祝。”
宋争渡说道:“大哥,不必如此麻烦,我也不在乎这些虚礼。”
宋芫搭着他的肩膀:“那怎么行,这可是大喜事,必须得庆祝。”
接着宋争渡迟疑了下,问道:“大哥,不知林先生如今可还安好?”
说到林逸风,宋芫不禁愣了愣神,他也有一段时间没有收到林逸风的消息了。
自去年十一月,北疆收回最后一座被胡人占领的城池后,战事逐渐平息,舒二哥因抓获胡人二王子有功,还被封为忠武将军,官居四品。
可见康瑞帝在颁下这道圣旨时,有多膈应,就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了。
为了扳回这一口气,他还故意以“忠武”二字为封号,意为忠勇武烈,告诫舒长武要时刻谨记忠君报国,不可有二心。
舒父舒母听到这个封号也是嘲讽一笑,这康瑞帝有够小心眼的,跟他那死去的老爹一个样,当初先皇不也是忌惮周家兵权在握,势力庞大,先皇便想尽办法打压。
打压不了就使出阴招,让周家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如今看来,康瑞帝也不逞多让,只能说真不愧是父子俩,这心胸狭隘的毛病简直一脉相承。
再说回林逸风。
三年前北疆关城、飞云城相继沦陷后,林逸风随着大军暂退至后方的平阳城,协助守城。
他到底是个书生,且无官职在身,虽学了点武艺,但在领兵作战上是个外行。
是以他并未逞强好胜去前线冲锋陷阵,而是选择了在后方协助调度粮草、安抚百姓。
两年前,宋芫往北疆送去了一批棉衣,还是林逸风帮忙协调安排,才能顺利送到青翼军手中。
几年来,林逸风也曾写信回来,信中倒也未曾提及北疆的艰苦,多是报平安,偶尔也会提及北疆的风土人情,字里行间褪去了曾经的书生意气,透着沉稳、从容与豁达。
可见他在北疆这几年的经历,让他成长了不少。
北疆战事吃紧,条件艰苦,林逸风一介书生,能在那样的环境中坚持下来,还能协助处理诸多事务,着实不易。
虽然宋芫没有林逸风的消息,但舒长钰肯定是知道一些内情的。
宋芫曾好几次旁敲侧击,这家伙就是不肯说,问多了,就将宋芫按着亲,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宋芫后来猜想,估计是事关机密,舒长钰才守口如瓶。
此时的林逸风到底在哪里呢?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大草原上绿草如茵,牛羊成群,骏马奔腾在蓝天白云之下。
“这是到哪里了?”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将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让这个声音听起来疲惫不堪。
说话的正是林逸风,他眯着眼,看着眼前广袤无垠的草原,仔细辨认着方向。
“前面再走几十里,便是北庭了。”
北庭是胡人王庭所在,草原上的明珠,也是胡人单于的居所。
自二王子被大晋俘虏后,单于震怒,誓言要踏平大晋,为儿子报仇。
二王子是他认定的继承人,单于对其寄予厚望,二王子的被俘,虽让他觉得颜面尽失,但更多的是痛惜。
老单于年纪大了,身体每况愈下,已时日不多,尤其是在二王子被俘后,更是急火攻心,身体愈发衰弱。
都到这时了,他不得不将大王子召回北庭。
这几年,大王子倒是一下子变得心思深沉起来。
不再像是那个只知争权夺利、行事莽撞的草包。
唯有少部分人知道,这是因为大王子多了个大晋人做谋士。
据说那谋士以前还是个奴隶,不知怎的让三王子给瞧上了,想收归麾下,却不想最终被大王子截了胡。
那谋士也有些手段,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很快在大王子身边站稳了脚跟,帮他出谋划策,解决了不少麻烦。
而大王子也逐渐收敛了往日的鲁莽,行事变得沉稳老练,慢慢地拉拢了不少北庭的贵族和将领,势力悄然壮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