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宪法,等于承认了他们的历史和传统权力,以后在印第安人居住区,这些酋长将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这很不现代,但是他们的传统。有点类似八旗,旗主对旗民拥有全权,是主子跟奴才的关系,但八旗也没有列土封疆的习惯,没有一个旗主有领地概念。通过这部宪法,实际上让美西地区形成了近三百个分裂的不同印第安邦国。
只有在两个印第安势力之间出现纠纷,王国才有管辖权。宪法规定,美西六州将成立一个王国,各酋长推举大汉帝国二皇子刘开为国王,王国首都定在盐湖城。
刘开立刻让他的一个死党,现在是他的外交部长向各国进行通报,要求得到国际承认。还登报公告,印第安王国成立了,是一个独立的,不从属于任何国家的自由王国。
都知道这是大汉帝国在背后搞的鬼,各国态度各异。频频进行沟通交流,美国虽然愿意接受一个印第安人国家,却不想这个国家被大汉皇子统治。他希望置于国际监管之下,一方面先排挤掉列强势力,另一方面这样美国还有机会继续渗透,虽然在人口上同化已经不可能,但政治上的操控还有空间。
现在大汉派一个二皇子当国王,这等于是要独吞美西六州,那还不如让列强代管。
美国坚决反对,不惜以武力威慑。印第安王国可不是空架子,三十多万印第安人经过十年的繁衍生息,立刻动员起十万骑兵。汉人军屯都不用动员,这十万印第安军队只是为了展示新国王对国家的控制力,同时亮一亮印第安人这张招牌。也没有开战的意图,只是集结起来,搞几场阅兵仪式,邀请媒体参观拍照,至于各国代表,都没人承认,谁会来,来的只是一群记者。
刘开暂时没有驱逐各国代管的委员会官员,继续和平沟通,希望得到谅解。可连大汉都不敢率先谅解,一旦大汉将权力交给刘开,别的国家不跟呢?
只能打舆论战。
美国再次大兵压境,此举又引起大汉强烈反对,战争一触即发。再次开战,美国将更没有胜算。这不仅仅是大汉报纸上的威胁,这是国际共识。因为仅仅是美西六州,就能组建起200万受训部队,一年前结束的战争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英国立刻为美国斡旋,不是他有多爱美国,只是实在打不起大仗,害怕被卷进来,于是不断调停。
美国也知道,再次开战没有胜算。海军或许能占到点便宜,但绝对无法取得绝对的制海权,尤其是英国还是人家的盟友,一旦英国卷入战争,那制海权毫无争议是人家的。
反复沟通,磋商之下,一场危机以各退一步结束。大汉必须承认印第安王国独立,绝对不会谋取对印第安王国的控制,同时接受一个由各强国派遣代表的十人委员会监督印第安王国的行政、司法和外交等一切权力。
算是一种变相的国际监管,但跟之前的国际代管相比,印第安王国的权力大大扩张。
各国代管机构,随即开始一一跟刘开代表的印第安王国政府签订协议,移交权力,很多代管的总督摇身一变,成为十人委员会的委员。为什么是十人,英法汉德俄意六国加一个美国,各出一个常务代表,但英法汉三国为委员长国,多出一个委员长两个副委员长,三人组是不固定的,十年一换届,现任委员长国是英国。
王国对内、对外的一切政策,都要通过这个委员会审定,可以说这个委员会现在才是刘开真正的爸爸。
有一点好处,这个不算完全自主的国家,突然有了这么多好爸爸之后,没有一个国家能强迫他签不平等条约,因为其他爸爸不同意。除非某项政策能让所有国家都受益,否则就无法通过——比如低关税。
暂时还没有矛盾,因为这个国家实在富庶,有美国人留下的基础,各国开拓的矿山,还有上亿亩的耕地,财政状况极为良好。
只是制度上很快就起了冲突,委员会希望设立一个议会,可刘开认为这不是本国人的传统。无论是印第安人还是汉人,都没有这样的传统。大汉如今施行的还是精英治国,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也没出现什么大问题。印第安人更是如此,他们以前连国家都没有。
刘开希望跟美国重新厘定边界,按照山脉走向重新调整国境线的要求被否决了,美国坚持按照以往划定的州界,但按照州界很多州横跨落基山脉,两国之间就没有险要可守,互相都是开放的。美国还占据了很多要塞,按照州界划分该移交给印第安王国,美军也不肯交出来。
唯一能达成共识的,主要还是经济政策,印第安王国施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坚持自由贸易,低关税等等。
其他种种,都有困难,内政上想引入大汉司法,被一致否决。野心勃勃的刘开,刚当上儿皇帝就感受到老大不是那么好当这个道理。还好在之前这一带已经引入了大量不同司法制度,俄国的,英国的,法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当然还有大汉的,至少不会无法可用,所以基本管理方法,依旧停留在之前各国代管时期,无法书同文车同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