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云看着许淮安,他们一个大理寺卿、一个刑部侍郎,在工作上的接触其实还挺多的,当初还在太子殿下手下办事的时候,他们俩接触的就已经很多了,他记得他很受太子的看重。
见许怀安表情正常的模样,柳如风没由来的一阵恼怒,他们那些人,现在一个个都成了老狐狸,脸上情绪硬是看不出分毫,没一个好东西。
柳如风在心里将许怀安从头骂到尾,面上却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还能给他回以一笑,他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收回了全部心思,柳如风专心听着台上李辰熙的讲述。
李辰熙指着台下被架着人问道:“整件事我已经讲述完毕,虽然与他勾结的几人,战死的战死、自尽的自尽,没一个活下来,可这个人终究还是被我揪出来了,不至于完全死无对证”。
李辰熙话里隐隐透出的意思,就有些严重了,她在指控刘珪过河拆桥,或者说她在怀疑,那些人的战死有蹊跷,甚至很有可能,就是刘珪在杀人灭口。
刘珪在李辰熙讲述的过程中,基本上就没有反驳过,就算现在被李辰熙如此指责,他也没有说什么,表情悲伤而凝重,让人分不清是为了逝去的百姓将士,还是为了他的谋划被拆穿。
刑部尚书面上镇定,心里却已经开始慌了,李辰熙已经将整个边城,发生的事件讲完,刚才文书也给他传话,证据完整,事件清晰,人物交代明了,若是陛下这边还是这样,对方说一段他认可一段,他要怎么判,难道要他判陛下有罪?
王晨曦离刑部尚书最近,他虽然掩饰的很好,她还是第一时间,发现了他的紧绷,能坚持到现在,这人心性不错。
刑部尚书再次拍了一下惊堂木,只为打断众人无端的猜测,见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刘珪,李辰熙已经讲完,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刚才文书也确认了,李辰熙提供的证据,并无错漏,你可有什么需要说的?”
李辰熙的一番话讲完时间并不短,刘珪叹息到:“李辰熙所言,和我们查到的,几乎没有出入,确实没有编造之处”。
刑部尚书真的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被告,除了最开始反驳了一句,后面几乎就是李辰熙说一句,刘珪认可一句,他也管不了这是皇帝了,心中暗骂:‘你怎么不直接认罪算了。’
刑部尚书直接问道:“刘玦,你的意思是,李辰熙的指控,你都认?”
刘玦看向刑部尚书:“抱歉,虽然李姑娘说的并无虚言,但是我还是刚才那句话,指控我的罪名我全部否认”。
说着又看向李辰熙道:“我们确实是一直在查,只是还缺了几个人证,而且今日是父皇生诞,现有的证据也并不在此处。”
这是刘珪他们商量好了的,李辰熙有证据,那是因为她有备而来,他们若是也立刻拿出证据就太假了。
李辰熙嗤笑着指着台下那人,喝问道:“刘珪,那人可是你家家仆?”
刘珪也看向那人道:“是”。.
李辰熙继续问答:“当年是不是你,派他去往边城见的柳如风他们?”
刘珪看了一眼柳如云,答道:“是”。
李辰熙笑道:“算你还有几分胆识,敢作敢当,柳如风就是在见过此人后,盗取的边防图。”
李辰熙的话一出,现场一片哗然,刚才她虽然点了这些人的名,可并没有直言谁做的这件事,柳如风虽然是那些人中官位最高的,可也不一定就是主谋,现在这话几乎就是,直接就坐实了他勾结二皇子夺嫡。
柳丞相表情未变,甚至直接闭上了眼,他是百官之首,他这番做派,自是无人敢言。
柳如云也表情坚定,目视前方,准确说是看着李辰熙和刘珪,他对于她的话不置可否,他坚信必有内情。
刘珪回看柳如云:“柳二公子之事,确实是受我们皇家牵连,还有几位将军,都是保家卫国之士,却被迫做出违心之举”。
刘玦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刘珪是一国之主,他现在作为被告站在这里本就不妥,有些话不该他来说:“李姑娘,当初很多事情,是我陪着你去查的。”
李辰熙在面对刘玦时,明显柔和了几分,抬手行了平辈礼道:“是,承蒙照顾。”
刑部尚书对着刘玦道:“堂下之人,报上名来。”
刘玦配合道:“在下刘玦,乃是刘珪五弟,曾经陪着李辰熙调查此案,与此案牵扯颇深。”
刑部尚书知道,刘玦为什么要站出来,刘珪毕竟是皇帝,一国之君愿意迂尊降贵的,过来候审是他高风亮节,他们却不能真的为所欲为。
进行到现在刘玦站出来,既全了刘珪的脸面,也保了他们的性命,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而且这件事到这里明显有内情,难道真的要让一国之君和人当堂对峙。
刘玦是王爷身份足够,他又是整件事的参与者,由他来代替刘珪,是最好的选择。
刘珪很自然的让出位置,回到座位上坐定:“此案颇多内情,朕当初就已经全权交由五王爷处理,现亦如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